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大唐小郎中TXT下载->大唐小郎中

正文 第 87 部分

作者:未知        书名:大唐小郎中        类型:高辣文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Ч鄣娜撕芏啵皇焙逍泻茫油编ド欢稀?br />

    天太热了,两人找了一家路边摊,花了两文钱吃了一碗绿豆酸梅汤解解暑,然后接着逛。

    由于东市靠近富人区,所以里面很多高档商铺,卖珠宝的,卖玉器的,卖高档皮货的,卖金银首饰的等等,有不少衣着华丽的男女乘轿而来采购。

    左少阳最感兴趣的当然是药行,先看看有些什么药。东市药行的药品种类比合州多得多,随便逛了几家还不算很大的药行,里面的药材品种就已经远超合州了。包括上次在合州治疗蔬菜引起的日光性皮炎的时候,急需的唐初才出现的板蓝根和薄荷,这里的药铺都有出售,价格也不贵。另外还找到了许多唐初刚刚开始使用的药材,比如胡黄连、荜芨、青木香、红花、冰片等等。让左少阳兴奋异常,这些都是常用药,药材就跟巧妇的米一样,没有适合的药材,再好的郎中也治不好病。

    当然,他逛药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找找祝药柜说的那家“济世药行”,那是祝药柜写举荐信让他们帮着说媒的那家。现在时间还早,也不急着找去,一路慢慢看药行,到了再说。

    这药行掌柜姓陶,跟这几人认识,忙道:“有有”忙指挥店伙计拿了一个小瓷瓶过来。

    几个人把老者放在一条长板凳上,那老者直哼哼,店伙计端来一碗水,冒着热气很烫,一时还喝不了。这生脉散又是粉末,不用水冲不下去。

    陶掌柜跺脚道:“你不会去隔壁讨一碗凉开水过来啊?”

    店伙计端着碗出去了。

    这工夫,左少阳在一旁观瞧,忍不住说道:“他这病不能用生脉散”

    众人都吃了一惊,望着他。

    左少阳道:“生脉散是治疗虚脱重症的,老伯这病还没到那程度,用了不对症,没有效果的。”

    那老妇问道:“你是谁?”

    白芷寒上前一步道:“我家公子乃是合州贵芝堂的少掌柜,是合州很有名的郎中。”

    “合州?”抬着老者来的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个说道:“嗨很偏远的一个小州。”

    几个人脸上立即显露出不屑,又见他如此年轻,也就没搭理他。

    左少阳不以为意,续道:“老人家看这样子是天太热,中暑了,中暑虽然比较重,但还没有到虚脱的程度,不能用生脉散。可以用针刺十宣X,然后放血,并刺大椎、曲池,耳针刺神门、交感X,同时灸神厥X应该能够苏醒。同时可以用帕子浸温水拧干擦拭头部和肢体,再用井水敷头部降温,还可以用藿香配紫苏、厚朴、半夏等药煎。”

    这时,店伙计端着水急匆匆跑了进来:“水来了”

    老妇端着凉开水,瞧了一眼几个一起送来的:“怎么办?这药吃不吃?”

    一个年轻人迟疑片刻,道:“叔公看样子的确是中暑了,太阳子地下晒了这么久,要不,按照这年轻郎中说的先治治?”

    一个中年人道:“治?你会治?”

    “嘿嘿,我是不会的,要不,就让这位公子给治治吧。”

    其他等人都道:“算了吧,一个偏僻乡下来的小郎中,能治什么病?别把人给治坏了。”

    左少阳哭笑不得,到了京城,自己竟然成了乡下郎中,不过想想也是,合州跟京城想比,只怕也就只能算乡下了。当下拱手道:“诸位不必争了,既然信不过鄙人,为何不找一个郎中瞧瞧病呢?也好过自己找药吃啊,这药可是不能乱吃的。老伯这病目前没有危险,找个郎中看病还是没问题的。”

    几个人都暗自点头,那中年人道:“要不,咱们去甄氏医馆吧?出了东市北门胜业坊南门就是。就在长安街边上。没多远。甄家可是京城最有名的郎中了”

    众人一起说好,老妇也点头。谢过药行陶掌柜,又谢过左少阳,背着老者急匆匆出门要走。

    左少阳又道:“这样不行,老伯已经中暑,不能再晒太阳了,得打把伞遮阳把上衣脱掉散热”

    几个人面面相觑,陶掌柜倒也好心,立即拿来一把红油纸伞借给他们,几个人觉得左少阳说的有道理,便帮着老伯解开了衣服敞开着透风,打着伞,谢过之后急匆匆走了。

    陶掌柜对左少阳拱手笑道:“公子原来是个郎中,失敬了。”

    左少阳拱手还礼:“哪里,掌柜的急人所急,令人佩服。”

    左少阳当然不好意思说自己其实是来相亲的,便含糊地呃了一声。

    陶掌柜立即满脸堆笑:“不敢请教少掌柜贵姓?”

    “小姓左。”

    “左少爷,您算是来对了,我们‘泽祥药行’的药,满京城算得上最全的药行之一了,不仅价格公道,而且品种繁多,但凡你说得出名字的药,我这就有得卖,就算很偏的药一时没有,只要你说了产地,给个时间,我一准能给你弄来。”

    “大?左少爷,不是我吹的,就算你们合州的药行,也跟我们泽祥有联系”

    “是吗?都跟谁有联系?”左少阳饶有兴趣道。

    “你们合州最大的药行‘恒昌药行’的祝老爷子,跟我是好朋友呢”

    左少阳回忆祝药柜说的举荐的那个药行名叫“济世药行”,掌柜的也姓鲍。不过,祝药柜也说了,京城不少药行他都很熟的,其中选了有生意往来的鲍家药行帮忙保媒说亲。左少阳喜道:“原来陶掌柜认识祝老掌柜啊。这真巧了。我也时常听祝老伯说起京城的同行,特别提到一家叫‘济世药行’的,掌柜的姓鲍。”

    “那是鲍老哥了,没错,祝老掌柜跟我们几家大药行都有生意往来,祝老掌柜经常从我们这进货的,也时常从他们那进货的。”

    “这就是了,我还带了一封信给鲍掌柜呢,正不知道他的药行在哪里。”

    “是吗?就在前面,拐角就到了。——我说左少爷,如果你要进货买药,倒也没必要去他那里,那里有的药我这都有,说句实话,我这有的药,有些他那就没有。真的,我不骗你,不过两边价钱差不多,我也不拆他的台。我们是老哥俩了,呵呵,说得是实情。”

    左少阳笑道:“我来京城是有点别的事,真不是进药材来的,我们小本生意,药材需求量不大,还没必要直接从京城进药材的。”

    “呵呵,没事啊,我们这批发零售都行,左少爷要是在京城给人看病,开药方说一声让他们到我这来买药就成了,当然,左少爷要配药,就直接来我这买,我给你按批发价算”

    第369章 三个老神医

    左少阳忙点头答应,心想这掌柜的还真会做生意,不管大生意小生意一样的重视,一般的热情,这才是真正做生意的料。拱手正要告辞,突然想起一件事,又回身问道:“陶掌柜,刚才那中暑老伯的家人说,去找那‘甄氏医馆”还说这甄家是整个京城最有名的郎中,是谁啊?”

    陶掌柜笑道:“你问他们啊,甄家两兄弟赫赫有名,乃是我大唐名医,哥哥甄权,曾做过隋朝开皇秘书省正字(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副科级馆员,负责刊正文章的正九品下的小官),后来辞职不干了,在京城开了一家医馆。弟弟甄立言更是了得,现任朝廷太常寺丞,从五品下的高官呢”

    左少阳又惊又喜,他学医学史知道,甄权和甄立言兄弟是唐初最有名的医者之一,在医学史上的名气仅次于“药王”孙思邈。与孙思邈一样,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百岁老名医。都活了一百多岁,无疾而终。养身之术一直为世人称道,唐太宗李世民对三位老寿星医者十分推崇的。若是能拜见这三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神医,也不枉穿越一场了。

    左少阳记不得他们生于何时了,只记得三人年纪相仿,便问道:“这两位神医我听说过,但不知高寿?”

    “两人现在都是八十多岁白胡老人了,可是身子硬朗,健步如飞,饭量惊人,我经常看见他兄长甄权老爷子来东市酒馆吃酒玩乐,很是逍遥。”

    “再跟陶掌柜打听一位神医,不知是否知晓?”

    “谁啊?”

    “孙思邈”

    “孙老头啊哈哈哈,认识认识他经常骑着一头挂着铃铛的毛驴,四处给人行医的,也经常跟甄权老神医到东市酒馆吃酒,到药行来买药,是我们药行的老主顾,整个东市药行没人不认识他们的。他也八十多岁了,身体也很健朗,还经常教人家一些养身之道,为人十分谦和的。”

    (关于三位名医的出生,甄权出生于公元540年,弟弟甄立言生于公元545年,相差五岁,但是孙思邈的出生时间却说法不一,通说认为出生于公元581年,比甄氏兄弟小四十岁,但也有人考证说孙思邈活了一百四十一岁,是历史上最有名的长寿老人,他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公元541年,只比甄权小一岁,比甄立言大。本书采用后一种说法。即三人年纪相仿。)

    左少阳更是惊喜交加:“我听说,这孙思邈老神医行踪不定,经常隐居深山练丹,或者游医各地,怎么也到了京城?”

    “来了好几年了,听说是皇上请他来的,还要加官进爵,可是他不要,他留在京城,是为了跟京城的医家切磋医术,同时想阅览皇宫典藏的医学典籍,因为皇上说了,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家藏经阁,饱览群书。”

    左少阳叹道:“当真是淡泊名利的闲云野鹤,方外高人。”

    “是啊。”

    “不知这三位现在都在什么地方?有机会真想去拜访拜访。”

    “呵呵,要见孙老爷子和甄权老爷子还比较容易,那甄立言大老爷,就没那么容易见到了。”

    “哦?这是为何?”

    “甄权老爷子就在前面胜业坊开有一家医馆,平素他都在那里坐堂问诊。只不过,找他看病须是疑难重症,他的徒子徒孙都没办法治好的,他才出手医治。当然,达官显贵也是可以直接找他瞧病的。但是,如果登门拜访,他一般是不见的。”

    “为啥?”

    “找他拜访的人太多了,如果是慕名拜访的,除非是送了厚重的大礼,否则他是不见的。很多你这样的年轻郎中参加医举之后,投牒求荐,也只能把自己的得意论著留下,若是他看上眼的,便会约见,看不上眼的,只能花大价钱,才能得到他的评价指点。”

    唐朝科举实行考试和举荐双轨制,既要考试及第,又要有名人推荐,所以州试通过的贡生举子们及第之后,要在每年十月二十五日跟随刺史等地方官到京城汇报地方官考课情况,一同进京朝见。同时在京城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投递给京城鸿儒及各科名家,以得到他们的举荐。这就叫投牒求荐。所以,京城的鸿儒名家往往是门庭若市,挤满了前来投牒求荐的各地举人贡生。

    左少阳笑道:“这甄权老神医不禁架子大,而且对钱财还是比较在意的嘛。”

    “那是,钱财嘛,谁不爱?这架子嘛,人家白胡子一大把了,又是当世名医,多少肯定有些架子了,不过比起他弟弟甄立言的架子来说,他已经很平易近人了。”

    “甄立言架子更大?”

    “那当然,人家可是从五品的高官太常寺丞出门坐轿,鸣锣开道的。而且他只给皇族和朝廷百官诊病。普通百姓,花大价钱也很难请得动他看病的。”

    左少阳心想,这甄立言倒是有些势利,人各有志,人家心在仕途,也不好强求他必须服务老百姓,就好比萧芸飞,他劫富得的钱财是拿去捐给寺庙,就别想指望他拿去捐给穷人。这世上雷锋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总体上毕竟不多,要不然,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

    陶掌柜又道:“那孙老爷子没有架子,谁找他看病都看,他也有徒弟,却从来不先让徒弟看了看不了自己再看,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甚至是贩夫走卒,找到他看病,他都从不拒绝。而且还经常骑着一匹挂着响铃的毛驴走村串寨的给人瞧病,药资有钱就给,没钱就算。百姓对他都是交口称赞。只不过他老人家不太好找,因为他很少在家里呆着,不是四处游医,就是在太医署看书,又或者跟京城名家谈论医术。不太容易找到他。”

    “那登门拜访呢?”

    “没问题啊,他只要在家,有人客来访,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投牒举人,又或者是普通百姓,他都见,而且很耐心。对投牒的举人的论作只要不是很多,都是当场阅示,当场评讲指点。”

    左少阳大喜:“他家住哪里啊?”

    “呵呵,左少爷还真想登门拜访?孙老爷子很少在家,只怕不容易碰到哟。”

    “你不是说他经常到东市里来喝酒吗?还到药行来买药?”

    “是啊,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得看机缘,东市那么多酒家,你怎么知道他在哪一家?说到底,得看机缘。”

    左少阳喜道:“他喜欢喝酒?”

    “是啊,酒量好的很呢而且从没见他醉过。”

    “孙老爷子的家在哪里?我想去看看。”

    “他家在皇城旁边的崇仁坊,在甄氏医馆胜业坊的邻近的那个里坊里。一问都知道。”

    “当然”左少阳一脸的兴奋,“真希望能有机会跟他们讨教讨教。”

    白芷寒道:“那孙思邈行踪飘忽不定不好找,甄立言是高官,见不着,不过那甄权不是在前面开医馆吗?要不去看看。”

    “我也是这样想的走”左少阳和白芷寒朝着陶掌柜值的方向往东市北门走,拐过路口,果真便看见了祝药柜举荐信里说的那家‘济世药行”里面人客不少,看样子生意很不错。左少阳是不好意思自己现在贸然登门拜访的,想好还是等老父一起去的好。便直接从门前走过。

    他们从东市北门出来,宽阔的长安大街对面,高高的围墙一溜延伸过去,马路对面里坊南大门上方,隶书写着“胜业坊”三个大字。

    这里坊里面应该便是甄权开的“甄氏医馆”了。

    两人穿过车水马龙的长安大街,来到对面胜业坊,从大门进去,里面是一个富豪居民小区,道路也是整齐划一的,比他们客栈所在的那个里坊要宽阔整洁得多,街两边一排排的带院子的住宅,没有现代社会那种高楼林立,而是清一色的一层独家院落,而且院落都非常大。

    他们不用问里坊大门口负责管里坊大门的禁卒,因为一进来,老远就能看见一块巨大的金字招牌挑在门口,上书四个大字:“甄氏医馆”

    这牌匾是金丝楠的,蓝底金字,四边祥云图案雕刻精美,如果细看,便会发现,四个大字正中上方的一方印章,乃是“贞观御笔之宝”。也就是说,这四个字,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笔亲题。由此可见,甄家在大唐的显赫地位。(史书记载,甄权一百零三岁的时候,唐太宗曾亲临其家,讨教养生之道,病授予其朝散大夫,赐寿杖衣物,可见唐太宗对甄家的好)

    甄氏医馆门口不时有人进出,大多是扶老携幼的呻吟孱弱的病患。两人来到门口,左少阳探头往里看,只见大堂宽大明亮,比合州惠民堂可要大数倍。靠墙一长排,全是一人多高的药抽,半人高紫檀木的药柜上忙碌非凡,不少人正在拣药,里面十数个店伙计忙着抓药。

    第370章 软钉子

    两边是两排厢房,隔成一间间的单间,都挂着门帘,写着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妇、针等各科诊室。左少阳不禁赞叹,唐朝一般郎中,都是全科大夫。能分科医治的,只怕也就只有甄权兄弟这样的大手笔名医才能做到了。

    两人正在那张望,便见里面快步出来一个老妇,却正是先前那位中暑老者的家人,对左少阳福礼道:“公子来了,多谢公子先前的提醒,甄大夫也说了,这病不能吃生脉散,也是用针灸治疗的,得亏你提醒,要不就耽误事了。”

    “在啊,刚才还诊病来着。”

    “行啊,在这边。”老妇领着左少阳往里走。进了后门,这才发现后面也是一个大厅,分割成若干小间,每间有数张床位,大部分都躺着病人,多是一些外伤金创或者疮疡患者。几个身穿长袍的人正忙着给清洗伤口换药之类的。

    老妇领着左少阳来到一个郎中身后,低声道:“这位就是甄大夫——甄大夫,这位公子就是刚才我说得东市药行遇到的那个好心的公子。”

    那郎中转身过来,左少阳愣了一下,这人只有四五十岁的年纪,下巴上的胡须还大多是黑的,绝不可能是八十多岁的样子,忙拱手陪笑道:“请问,阁下可是甄权甄老神医?”

    那中年人微微一笑:“那是家父。鄙人排行老三。名叫甄济。”

    甄权老神医一共有四个儿子,都是学医的,名字按“悬壶济世”的顺序取名。

    左少阳忙拱手又问:“那尊师现在何处?我想拜访他老人家,不知可否?”

    “没什么事,就是很仰慕甄老神医,所以特来拜访。”

    “哦,那很抱歉,家师不见访客的。如果公子是投牒求荐,就请把牒放在前台,会有专人转给家师的。”

    左少阳见这甄权果然是一副名医的派头,心中有些不爽,拱拱手道:“甄大夫误会了,我没有参加医举,也不是举人,不是来投牒求荐的。只是学生知道甄老神医医术如神,所以特来拜会。呃,既然老神医没空见客,学生就告辞了”说罢,袍袖一拂,带着白芷寒转身而去。

    这反倒让甄济愣了,瞧着左少阳的背影,突然想起一事,忙道:“公子请留步”

    左少阳站住了,转身瞧着他。

    甄济走了过来:“请教公子尊姓大名?”

    “免贵,小姓左。名忠,字少阳,合州石镜县人,家父在合州开有一片药铺,名叫‘贵芝堂’。此番有些私事进京。”

    “哦,原来是左公子。”甄济转头看了一眼先前那农妇,“听这位大婶说,公子刚才说了这位老伯不能用生脉散救治,要针灸医治,他们没记住公子说的X位。鄙人很是好奇,自古医治中暑,并无针灸之方,公子为何说要用针灸救治呢?”

    “家师所授。”

    “哦,能否见告针灸哪几个X道?”

    “针刺十宣X放血,并刺大椎、曲池,耳针刺神门、交感X,同时灸神厥X。”

    甄济表情木然,只是缓缓点头,又问:“听说公子还主张用藿香配伍药材医治中暑,能否见告如何配伍的?”

    左少阳淡淡一笑:“家传配方,不便相告。”

    “呃——”

    甄济的医术在京城也是相当有名的了,面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郎中,能不耻下问,已经是相当给对方面子了,却只是因为左少阳所说的针灸救治中暑很有见底,而甄家便是以针灸见长的,所以才厚着脸皮求教,没想到人家只说了刺X,配方却不肯说。不觉很是有些尴尬。干笑两声,拱拱手:“恕不远送”

    听对方下逐客令,左少阳更是不爽,淡淡一笑,连手都懒得拱,带着白芷寒转身大踏步走出了甄氏医馆。

    出门往外走,白芷寒见左少阳Y着脸,知道他心情不好,便低声道:“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神气什么啊少爷别理这种人”

    其实刚才甄济并没有特别的不礼貌,说话也还算客气,可是左少阳之所以觉得憋屈,是满腔热情前去拜访,却吃了个软钉子,这种热脸贴人家冷P股的感觉让他很不爽,倒不是对方如何不礼貌。所以白芷寒这么一说,反倒笑了:“人家也没怎么样,本来嘛,八十多岁的老神医了,换做别人,早就颐养天年了,还出来坐堂问诊,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大名人大神医,每天求见的那么多人,要是一个个都接见,哪里忙的过来,哪里还有时间给病人看病。多理解吧。”

    白芷寒扑哧一笑:“少爷你倒好心,吃瘪了还替别人找借口。”

    “嘿嘿,”左少阳也笑了,“咱们去孙思邈药王家看看吧,听那陶掌柜说,他最平易近人的。”

    “好啊。”

    孙思邈家在邻近的里坊,但是这一带的里坊面积都很大,一眼望不到头,真要走过去,没有半个时辰只怕走不到。两人还是花了两文钱搭乘了一辆出租马车,很快来到邻近的崇仁坊。

    从大门进去孙思邈的家却相对比较偏,在这里坊的一角,两人绕了大半天,这才找到。院子也不大,估计还没有瞿家老宅的一半大,门上挂着一块牌匾,简简单单写着“孙宅”两个字,牌匾是普通的桃木板,黑底白字,也没有落款,不知道是谁题写的。

    两扇大门全部敞开着,一个看门老头坐在门荫凉处的一把交椅上乘凉。

    “是,请问药王他老人家在家吗?我是慕名前来拜访的。”

    “呵呵,实在不巧,我们老爷出门三天了,还没回来呢。”

    左少阳大失所望:“三天?那么久啊?”

    “这算什么。”老门房笑道,“我们老爷出门十天半月不回来,也是常有的事。”

    “这个可不好说,或许在太医署看书呢,或许在酒肆吃酒会友,或许给人看病去了。——公子若是投牒求荐的,可以把牒和地址留下,到时候老爷回来了他会看的,也会批注意见的。过些天你再来拿。”

    左少阳很是沮丧:“在下不是投牒求荐的,只是慕名拜会,可惜没缘分,那下次再来吧。”

    左少阳带着白芷寒告辞离开孙思邈家,郁闷地回到了东市接着逛街。

    白芷寒见他闷闷不乐,跟在后面也不言语。

    左少阳在一家首饰珠宝店门口站住了,回头笑道:“走,去给你买一件首饰”

    白芷寒忙道:“老爷说了不要乱花钱的,要把钱集中起来娶夫人的。”

    “多少不在乎这一点钱,走吧”

    “我首饰够多的了,少爷。”

    “对于女人来说,首饰和衣服是不会嫌多的。走吧”伸手拉着白芷寒,进了珠宝首饰店里。

    这是一家高档首饰店,里面人客不多,就一个女子,带着一个丫鬟还有一个膀大腰圆一脸横R的男仆。正站在架子前,挨个仔细看着展示架子上陈列的大小不一精美的各种匣子里的首饰。一个胖乎乎的掌柜站在旁边,满脸是笑说着:“甄小姐,你可真有眼光,这串项链叫秋水伊人,是十八颗淡黄色宝石穿成的,你要戴在脖子上,更是衬托出您的国色天香般的美貌。”

    左少阳很是有些好奇,不禁多看了两眼,从后面望去,见这女子满头珠光宝气,头顶是精妙的金步摇,四蝶纷飞,双翼展开,镶嵌着精琢玉片花饰,分垂珠玉串饰,右前额斜C一般玉梳,乌黑云鬓旁C一枚凤步摇簪,后脑各有两把精美的花梳,一把是紫檀香木的,一把是镶嵌了各种花花绿绿的宝石。大半的头发都盘在了头顶,单留一缕秀发垂在后背,一直要纤细的腰肢。

    但从后面看,这女人身材窈窕,倒也算得上个美字,左少阳好奇地走到旁边架子前,假意观瞧匣子里的珠宝首饰,斜眼看那“国色天香”的女子,见她上身织金绿丝短衫,内衬金丝滚边的桃红裹胸,肩臂上轻搭一条金丝薄烟翠绿纱。虽然是昂首挺胸的,可是胸脯却很是扁平,连微微隆起都没有,不觉很是失望,不过古代女子不讲究胸大为美,反而故意用裹胸等勒紧胸部不让膨大,或许这女人家教甚严,束胸了,便看不出来。

    想起束胸,便情不自禁想到了苗佩兰的束胸,解开了,便是让人嗔目结舌的饱满胸器。

    左少阳接着往下看,一条金丝带裹着那女子细细的小蛮腰,下身一条金缕鸳鸯满绛裙,裙边绣着精致的金纹鸳鸯图案,裙摆一层淡薄如雾的笼泻绢纱。裙摆下露出半截明艳艳的金丝镶绣的凤头高底绣花鞋。

    第371章 财大气粗的甄小姐

    这身衣服当真是华丽异常,想必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唐朝比较开放,未出阁的小姐出门踏青采购游玩,那也是常有的事。

    只是不知道人长得如何,他抬眼往上瞧去,先看见了她拎着一串淡黄色项链的柔荑,微觉有些失望,皮肤微黄,手指细长,只是毛孔有些粗大,显得皮肤有些粗糙。

    又往上看去,便看见了她的脖颈,刚才从后面看,脖颈被垂下来的头发挡住了,从旁边这个角度看去,才发现她的脖颈纤细,好象一根筷子撑着一个冬瓜,摇摇欲折断,让人很有些担心那纤细的脖颈能否挑得动那颗珠光宝气的脑袋。

    再瞧她的脸,左少阳更是失望,长相平庸,皮肤偏黄倒也罢了,最让人觉得难受的是那张大嘴。瞧着那串项链咧着嘴笑,嘴角一直挂到了耳后根。

    现代社会大嘴美女也有不少,比如舒淇、姚晨,却都瞧着可爱美丽,全在乎人家其他五官长的匀称耐看,可是这位“国色天香”的甄小姐,别的五官太平庸太寒碜了点,配上这张大口,让人有些目不忍睹。

    左少阳回头瞧了瞧白芷寒,白芷寒是没兴趣去看别的女子的,就算她被人称为国色天香,也让她提不起兴趣观瞧。她的目光,落在了架子上各色美丽的珠宝首饰上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白芷寒也不例外,她虽出身官宦世家,但祖父和外祖父家都是为官清廉,家境并不宽裕,所以也没有什么珠宝首饰。

    左少阳见她热烈的目光,心中怜惜,笑道:“随便挑,看中哪件,少爷给你买”

    他这么说也带有点半开玩笑的性质。他知道白芷寒是不会乱花钱的,自己决议跟他买件首饰,她也会挑最便宜的,自己身上带有十两银子,是路上父亲给的,相亲嘛,身上带点钱说不定有用。十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五万元,想必买个小首饰还是够的。

    他们进门时是一个店伙计招呼的,可他说了这句话之后,柜台后面另一个掌柜模样的立即撇身出来,挤开那店伙计,满脸是笑道:“公子,这位小哥,您们看中哪一款,鄙人给你们拿。我们店的珠宝,那可是京城最好最高档的。很多达官显贵都到我们这来买珠宝呢。您旁边这位,便是甄老神医的曾孙女,也是我们店的常客。”

    左少阳大为惊讶,原来这位长相平庸的细脖颈大嘴女,却是那大架子好财的甄权的曾孙女,不禁又扭头望了她一眼。

    左少阳先前那句话,和这位掌柜的介绍,引得甄权曾孙女也扭头瞧向左少阳。见他头戴一顶做工精致考究的纱帽,正前方还镶嵌一颗拇指大小的白玉,身穿盘领青缎暗纹袍衫,脚踏软靴,手持一柄玉骨黑绸折扇,眉清目秀,文质彬彬,颇有几分俊朗之气。

    再瞧这位翩翩公子旁边的小书童,不觉娇躯一震,见这书童身材纤细,墨黑的头发梳成对髻,用白丝绸缠裹着,身穿白色镶红边的翻领对襟窄袖胡服,腰间革带,飒爽英姿。

    这些倒也罢了,让人过目不忘的,是那张拥有美丽诱人弧线的俊俏之极的心形脸庞,一字剑眉斜挑,末端淡入发际,显得神采飞扬,一双美目,瞳仁灵动,水晶一般流彩,如星河般璀璨璇美,白玉般高而挺的鼻梁下,一张小嘴如海棠花瓣,小巧的下巴颏。最让人心醉的,是那肌肤,细润如脂,粉光若腻,如朝霞映雪,如白荷初绽。

    这小书童竟然比那文雅书生美百倍不对,比见过的所有的翩翩公子都要美上一百倍

    甄小姐心中赞叹,也只扫了一眼,便不动神色收回目光,朝着左少阳微微一笑,垂目屈身微福一礼,左少阳也很有礼貌地微微点头,倒转扇柄拱手还礼。

    白芷寒听左少阳放出这大话,更是不好意思,他知道他们这次进京带的钱不多,还要娶一房媳妇回去,哪有闲钱买这些,忙道:“少爷给我的东西够多的了,不用买了。”

    左少阳笑道:“说好了给你买,尽管挑”

    白芷寒见那女子一直偷眼看他们,这时候还拒绝又显得不给左少阳面子,犹豫片刻,便挑了一枚最小看上去最普通的一枚玉佩。

    那掌柜的捋着胡须赞叹道:“小哥果然好眼力,这枚玉佩名叫连心锁,是情人相赠的最佳选择,当然,主仆之前也未尝不可,关键是这‘连心’二字,少爷体贴小哥,小哥忠心少爷,这便是连心嘛,嘿嘿。”

    左少阳很高兴,连心锁,正和自己跟白芷寒的关系,当下道:“好买了多少钱?”

    “六贯”

    左少阳一愣。心想这么点一枚玉佩,原以为最多一贯钱不得了了,没想到竟然要六贯之巨,六贯可就是人民币三万元。放在现代,也是超贵了。

    那掌柜的看着左少阳的神情,立即笑得更欢了:“少爷应该是初次光临鄙店,这样吧,为了感谢少爷的首次惠顾,就给少爷打个八折,去零留正,您给五贯得了。这玉佩真的很配这位小哥的。”

    左少阳道:“挺好看的。买了”

    “行啊”左少阳笑道。

    白芷寒又挑了几个小东西,像小戒指之类的。而大件的都不敢碰,可是这些小件也都是七八贯以上的价格。看样子,这家首饰店是不是京城最好的不敢说,但只怕可以算得上最贵的首饰店之一了。

    白芷寒很耐心地接着挑选,她的想法很简单,等那甄小姐走了之后,就说没有满意的,拉着少爷离开就行了,可是那甄小姐比她还有耐心,一件件地挑,而且都是大件的项链、头簪、手镯等等。一边看还一边说,有的只听价格相对稍低,就说不好,扔在了一边,而在她眼里那些太便宜的物件,价格都是几十贯以上的天价。

    左少阳心想,这甄家这么有钱啊?也难怪,人家是誉满京城乃至全国的名医,弟弟又在朝廷做了五品高官,不称钱才怪了。

    这时,又进来了几个客人看首饰,那掌柜的见白芷寒专挑小件首饰,也就没了兴趣,过去照顾新来的客人了,依旧由店伙计接待他们。

    白芷寒心头苦笑,看了最后一枚戒指,也要六贯之后,她放下,准备拉左少阳离开。便在这时,甄小姐走了过来,身后跟着的丫鬟捧着大大小小的好些个匣子,磊得高高的,都快看不见路了,慢慢小心地走过来,在掌柜的帮助下,把匣子一个个放在了柜台上。

    甄小姐拍了拍匣子:“就这些吧”

    “好的小姐。您可真是好眼力,挑的可都是咱们店里的精品哟。呵呵。”

    旁边那丫鬟撇着嘴道:“那是,我们小姐什么时候买过次品首饰了?”

    “对对”掌柜的笑得脸都烂了,一一清点算账之后,陪笑道:“大小姐,打完折总共三百七十贯。”

    “嗯。”甄小姐转头看那壮实的跟班,跟班马上跑过来,将手里捧着的箱子打开,甄小姐取出四锭金光闪闪的金锭,沉甸甸的,当啷扔在柜台上。

    这一锭金子是十两,总共四十两,一两金子等于十两银子或者十贯钱。

    掌柜的忙划拉着金子:“我这就给您找钱”

    “先不忙”甄小姐转身过来,瞧了一眼白芷寒,对左少阳道:“公子,你的书童很可爱,我看着喜欢,想送他几件小饰品做见面礼,不知可否?——掌柜的,把方才这位小哥挑选过的首饰全都打包了给他,钱算我账上。”

    “好嘞”掌柜的笑得更欢了,对左少阳和白芷寒道:“你们当真走运了,遇见了甄家大小姐,她可是京城出了名的善人。”

    左少阳淡淡一笑:“多谢,这首饰我们还是买得起的,只是我不喜欢这么糟践钱财。”说罢,拿过白芷寒最初挑选的那对连心锁玉佩,“就这个吧。”从钱袋掏出一小锭五两的银子,扔在桌上。把玉佩递给了白芷寒。朝掌柜的拱拱手,回头对那甄小姐笑了笑,一言不发,扬长出门。

    白芷寒有些不知所措捧着那盒子跟着出来,身后传来甄小姐身边那位小丫鬟不屑的声音:“小姐,这人不识好歹,真是的。”

    “你懂什么”那甄小姐的声音,“这叫骨气,是我小瞧他了……”

    左少阳站住了,转身望着她:“芷儿,我是真心想给你买件首饰,当然,我没想到会这么贵,只能花这么点钱买这么小一件给你,也算我们感情的一个见证吧,等我以后有钱了,我一定给你买更好的首饰”

    白芷寒低声道:“谢谢少爷”

    “嗯,戴上给我看看。”

    白芷寒取出玉佩,戴在腰间上,当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价值三万元人民币的玉佩,阳光下晶莹剔透,更衬托出白芷寒腰身纤细苗条。

    第372章 抄诗相亲

    左少阳仔细端详片刻,道:“难怪这么贵,这玉佩戴上之后,还真好看,不是一般的能比拟的。”

    两人继续在东市里挨着商铺逛着,此刻已经日落西山,逛不多久,便听见四门铜锣咣咣响。街上所有行人便开始往外走,各个店家也都开始关门了。

    左少阳便知道,这锣声应该是关闭市场的信号,便带着白芷寒,从南门出来,找了一辆出租马车,返回了他们住的朋来客栈。

    第二天,左贵老爹带着左少阳、白芷寒和丁小三出门去找祝药柜推荐的那家济世药行的鲍掌柜,商议托媒说亲的事情。

    鲍掌柜看了祝药柜的举荐信,还有赵王爷的亲笔题词和赠剑之后,很是热情,说左家家业殷实,良田千亩,还有一所大宅院,另有几家商铺,尤其是有赵王爷这关系,要找一房称心的媳妇还是不太难的,不知左家对亲事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这个左少阳跟父亲已经商量妥当了,要求有三个:一必须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是身无残疾,相貌端庄贤惠;三是女方要同意成亲一年后左少阳可以纳妾。

    听罢三个条件,鲍掌柜很为难,说前面两个都好办,就是第三个,大户人家虽说三妻四妾也是平常事,但是,这种事将来做了他们可以默认,但现在就让人家点头答应将来纳妾,又是远嫁到偏僻的合州去,只怕有一些难度,不过既然是祝药柜隆重推荐的,鲍掌柜还是拍胸脯说一定尽力。让他们静等消息。

    接下来便只有等待了,瞿老太爷那边也没什么消息,也不好去打听,于是一家人便开始逛京城。

    东市逛过了,接着逛西市。

    西市周围住的都是小康之家,有点钱但不多,所以西市的东西高中低档的都有,比东市还要热闹。

    这一次白芷寒有了准备,说了不要左少阳再买任何东西,强行买了她也不要。左少阳其实也没什么钱买贵重东西了,好在西市价廉物美的东西也不少,还有不少好吃的,一家人主要饱了口福和眼福。

    就在他们把京城大小能逛的地方都逛了一遍之后,鲍掌柜终于带来了好消息。

    那天下午,他们从外面逛完街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客栈掌柜告诉他们,说济世药行的鲍掌柜已经在客栈候客厅等待多时了,急忙请到屋里坐下,奉茶说话。

    鲍掌柜道:“我替人保媒也不止一次两次了,就数你们这一次最难,得,总算办成了”

    左贵惊喜交加:“谁家的闺女啊?”

    “西城王家。祖上曾做过从九品的弘文馆校书。是贡举入仕的。”

    “从九品啊?”左贵显然觉得这官职有些低,但好歹也是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了,又问:“人才相貌如何?”

    “鄙人见过,相貌不能说绝美,但也不差了,绝对可以说相貌端庄的。”

    “这个可是费了我一番口舌,先前人家是绝对不同意的,我说了你们左家在合州的权势,上千亩良田,开着最大的药铺,还有一栋大宅院,而且小郎中曾经得到了赵王爷册封的‘拥军楷模’称号,封赏了无数财宝。加上鄙人找的是京城最有名的媒婆,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得是天花乱坠,好歹把人家给说动心了,说了既然这么好,那以后只要对闺?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