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轻尘书TXT下载->轻尘书

第69章 秋雨凉(三)

作者:新深        书名:轻尘书        类型:武侠修真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二人随后来到城西的牛肉店家,两半门面卷着帘子,温酒煮汤的白气不断从里面腾出。

    庄尘、长安二人找了张空桌坐下,小二不一会儿就跑来了,见他们面生,机灵地报了一溜儿招牌,问要点什么。

    庄尘说就来两碗你们的牛肉汤吧。

    正当二人托腮发呆似的看向外面之际,有人大大方方地从一侧坐在空位上。庄尘头也不抬地说:“有人了,不拼桌。”

    “小兄弟见谅,实在是店里暂时没位子了,这雨又冷得紧,我就喝完汤吃点肉,马上就走。”

    庄尘这才抬起头,发现店内的确只有自己这张桌子还空着,似乎都是因为天凉来喝汤暖身子的。

    “行吧,”庄尘看了一眼来人,是个中年男子,穿着一件长袍,也没有任何标志性配饰,身上有一种淡淡的味道,看起来一切稀松平常。只是看到他的脸,脑海里自动浮现出了另一张相仿的脸孔,庄尘蓦地一怔,露出了几丝惊讶。这种相似不是茫茫红尘中谁和谁恰好长得差不多,而是一种源自血缘的亲近。

    牛肉汤还没上来,那人一直看着外面,不知在看什么。

    ——庄尘抽了抽鼻子,答案呼之欲出。

    那人转过头来,面前这位少年一直看着自己,便心下存疑。他观庄尘面貌清秀,又是一身修士打扮,猜测怕是哪家弟子,心稍安一分,开口问道:“不知小兄弟有何贵干?在下脸上有东西么?”说完,他一遍脸颊,只摸到两撇精心修剪过的小胡子。

    “嘉王殿下,还是平王殿下?”庄尘试探道,“应该是嘉王殿下吧?”

    那中年男子面色一变,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小兄弟请不要声张。”

    庄尘说:“这个我自然知道,我可不想在这里被人观光。”

    那男子稍稍一愣,没料到庄尘是这种语气,似乎把遇见他看做是一件麻烦事。他说:“本王……啊,我的确名嘉,不知小兄弟是如何看出来的。”

    庄尘解释道:“我看你和我一位朋友长得有点像……”

    “你朋友?”

    “我与阿缺……嗯,长澜殿下是好朋友。”

    “哦——”嘉王恍然大悟,“你是那位王家弟子还是那个散修?”

    “那个散修,”庄尘道,“不过现在是乾清弟子了,我与长澜殿下分别时还未加入乾清。”

    “那这位是……”嘉王看向长安,这个用白纱遮掩面貌的女子是何人?

    “是我的一位朋友,殿下大可放心。”

    嘉王点点头,继而叹道,“小缺有个不错的朋友啊,你是光凭我的长相就知道的么?”

    庄尘道:“那也不是,我只是先看你眼熟,有些怀疑。让我确认你皇室身份的是你身上的熏香。皇室男子用的香有三种,一种陛下独用的‘皇风檀香’,一种是皇子用的‘洗晴花香’,另一种是小孩子用的‘德正草香’。你身上的香味初闻淡苦,久了才有一种清新,有醒神之效,正常的洗晴花不是这样的,这是皇家才有的洗晴花香,取的是‘自省’之意。”

    嘉王略微诧异了一下,下意识地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只闻出一股平常的清新味道。

    “闻久了是闻不出来的,换洗的时候可以留意下。”庄尘提醒道。

    “哈哈,倒是让你见笑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身上的熏香是何种味道。”嘉王道,“小兄弟接着说。”

    “下一步就简单了,当今神律陛下只有四个儿子和一对女儿。除了太子殿下,其他三个皇子中只有嘉王和平王住地离庐州最近,但是人说平王不善言笑,待人处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你不像,所以只有那位平易近人、喜欢游玩民间的嘉王了。”

    “不错不错,”嘉王称赞道,“果然如小缺说的一样,博学多识,神机妙算。”

    “嘉先生,长澜过得可好?”庄尘问道。

    “你就叫他郑缺好了,我是他三叔,你若不嫌弃,也可跟着他喊。先生这个词,我的德行配不上。”嘉王道,“至于小缺,就那样呗,大哥的儿子可不好做。”说着,丢给庄尘一个你懂得的表情。

    庄尘笑笑,“他应该是在国子监修行念书吧?”

    “嗯,是,”嘉王点头道,“我们都在那里念书,听起来是个很厉害的地方,其实就那样呗,中州北部的最高学府嘛!”嘉王很喜欢说“就那样呗”,似乎对什么事都是一副轻飘飘的态度,不说好更不说坏,只是马马虎虎,差强人意。

    “哎,客官,你们的牛肉汤来了,”小二将三碗朴实无华的大瓷碗放在桌上,再将一坛酒放下,开了坛道,“这酒是您的,您几位的东西齐了,请慢用!”

    “哦哟,牛肉汤来了,小兄弟你可要试试这汤,这里的汤是真的很不错。”嘉王信手抽出两根筷子,很平民地搓了搓,呼哧呼哧地先咬了一口牛肉,“嗯——爽快!”

    庄尘看着这碗,店家用的是平常家里吃饭时用来盛汤的大碗,虽然“牛肉汤”的确有“汤”字不假,可这里面全是大块大块的牛肉,真的也太实惠了。他给长安一双筷子,说道:“吃吧。”

    嘉王也好,郑缺也罢,他们都来自世国最顶尖的一个家族,“屈有家”。

    屈有家被史官誉为“史上家教最严的皇家”。

    自一千五百年前九国仙门乱战爆发,原本是个中等国家的世国就此发迹,一跃而起,最终一朝天子登基。世国屈有家原本家风就严格简朴,开国皇帝烈武皇帝更是将家风家训更进一步,直接提出了“天子当如民”。

    史上最严皇家诞生了。

    除了必要的土木工程外,烈武皇帝坦然将长安皇宫接受,不新建也不扩建,只是修缮了一番,并且将他认为多余的宫殿划出皇城范围,重新设墙,当作风景区开放给来长安的各地游客。

    烈武皇帝的理由是:起那么多房子一不住人二不办事,有什么用?

    这样,屈有家的皇城要比前任主人缩水了一大半。只是大臣考虑到了安全问题,认为游人与国器距离太近实在不妥。烈武皇帝一想也是这个理,于是大步走出宫殿,用灵力混杂进嗓音中,昭告附近平民百姓说要兴拆迁之事,明天午时之前不要经过这里。

    第二天,烈武皇帝一掌将新、旧皇城之间的旧皇家建筑拍碎了修了一条宽阔的道路,隔开了市井和皇城。

    屈有皇家皇城小的另外一大原因是,住的人少。这主要是烈武皇帝只有一位妻子,没有后宫。他严令禁止后世皇帝建后宫,皇子也不得纳妾,后世子孙有违令者,兄弟可以先皇名义讨之,举国须援。

    烈武皇帝的理由是后宫乱政。

    所以,基于一夫一妻的这个皇室理念,屈有家开国后到现在,所有的皇室子孙都只有一位妻子,比民间一些贵族官员都要克制。

    对于生育子女,烈武皇帝也明确规定,家中男孩不得超过五个,以防争权,女儿则不设限制。太子一般选长子为承,弱冠之年正式承位,若长子无德无智,则改立二子。

    皇子们都必须去国子监念书,和平民一同生活修行。

    屈有家一贯的家训要求这些皇子必须在修道上有卓越的实力和境界,身为皇子必须要有压得住凡人和修士这两个层级的能力。烈武皇帝自己就是个实力高强的修士,信奉“拳头就是道理”的准则。

    与此同时,每个皇子都被要求在少年时期必须去外游历一年,只许带一个护卫。庄尘就是如此得以认识郑缺。屈有家的人惯例化姓为郑。

    烈武皇帝最早定下的规矩是游历只可孤身一人,连保命法宝都不准,如果死了就是自己废物;后来的虹文皇帝添了一条“可以携带一件保命法宝,在危急时刻回到家中”;再后来添了一条可带一个护卫,时至今日,再没有任何放宽的条例。

    因为这种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不算。世国广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世国或许是皇帝的世国,但屈有家可不是皇帝的屈有家。

    以上是一些比较特殊的皇族家规,此外还有大大小小几百条家规装订成册,放在屈有家的宗族老宅中

    太子一旦确定,那么其他皇子就该离开长安,回到中州西部的屈有宗族老家,或者接受册封,去到各地。

    所谓册封各地,也不过是给你一座宅子一块田地罢了,并没有任何权力分封。对他们的国库俸禄也只有十年,其后断之,若实在穷困,要么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要么依靠兄弟帮助,要么就滚回老家,替家里做事。

    他们在国事上只有劝谏权,同时子孙三代不得参政;参军不得授予将位;禁养门客,不可拥兵,拥兵自重者,一律以先皇之名斩……一系列限制加诸其身。

    总而言之,就是有多远滚多远,别老惦记着长安。

    而太子则是要接受更多的训练和教育。

    屈有家这样的严厉家风换来的是绵延了一千年的举国和平,屈有家的人从来都严于律己,没有一个子孙觉得家风严苛,也没有人心生叛逆,顶多历史上也就出了一个靠给人算命骗钱的皇子。屈有家的男子都明白自己是个什么家族,他们是世国上下的典范,是世国的第一家,既然是第一,那就要拿出点第一的样子来。

    人人都说屈有家的皇帝不好当,没有人想要那张龙椅、那顶天子冕。

    烈武皇帝明确规定一位天子在位时期以一百年为宜,因为算上未登基时的岁数,再做一百年皇帝,以修士的年龄也已经到了暮年:老眼昏花做什么皇帝?

    国器传承到现在,加上有一位中途跑路,出家成道士的和尚,共有十一代。

    烈武皇帝还细致地规定到后世子孙不要老想着更改年号,他认为这玩意儿是大臣进谗的源头。故而到现在世国仅更了两个年号,前一个是仙缘,这一个是道起。

    皇帝皇子不好做,世国的官员也不好做,至少在京城的官员是这样的。

    烈武皇帝以“苛官亲民”为政理,对官要求严格,对布衣百姓行亲仁道。烈武期间颁布的《梼杌律》就是完全针对官员行为所颁布的一套律法体系,里面出现最多的就是“罢之”、“斩”和“连坐”等令人闻风丧胆的词汇。

    烈武皇帝并不认为严苛,他说诸位只要没有那些坏心思就可以将《梼杌律》视若无物。

    为政上如此,在修身方面,烈武皇帝也做了一系列规定,最重要的就是,官员一律要是到第三步的修炼之人,如此方能在为政方面保持精气神,保持清醒。他似乎极其讨厌体形胖者,因为《梼杌律》中还有两条“大腹便便者不得为官”和“为官者不得大腹便便”的古怪规定。

    以致于当时的官员虽然领取着高额俸禄但都是一副清瘦的修士模样。

    对,高额俸禄,显然烈武皇帝也明白用人才不能“用爱发电”,在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后,在俸禄上还是定下了极高的数额。

    只不过即便如此,到了第三任仁圣皇帝期间,还是出现了人才不济的现象,毕竟那时候已经不是全民修仙的时代了。

    于是,仁圣皇帝开始修改对官员要求。

    他放开对官员修炼方面的要求,凡人通过考试也可以从政,从政之后再开始修炼。仁圣皇帝比烈武帝更明白不能用“用爱发电”,便将《梼杌律》更名为《獬豸律》,大量修改了一些严刑酷法,使官员不那么高压。他还推迟了京城百官早去太极宫议政的时间,原本是一年四季一律卯正,现在推迟到了巳初,还赐了官员每年一个月的休假时间,但降低了一些俸禄。不过对官员来说,减扣那么一点俸禄无所谓,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仁圣皇帝还给自己定了一个月的休息时间,那段时间里由三省和太子共同监国。

    但相比起地方官员,在京城的还是要严厉一些,至少“大腹便便”那一条并未删除,仁圣皇帝也认为长安乃国之邦,在这里的官员必须要顾及形象问题,腆着个肚子像什么话。而京城的官员也因为高要求的修炼习武之故,几乎个个都是能打的好手……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