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位面惊雷TXT下载->位面惊雷

157章 能量无处不在(求月票!)

作者:心上雪        书名:位面惊雷        类型:科幻小说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过,这些细支末流上,也有少数地方被修建了一些小3于这种情形,马尼提出由龙马科技全资收购或者按年度支付这些电站的税后利润。这两个方案,虽然涉及的资金不多,但同样博得了刘勤和尼玛措的感动。

    这才是真正的投资商啊!他们想起那些打着旗号到处“跑马圈河”的公司,心里就隐隐作痛,如果都像龙马公司这样,康巴的财政收入绝不仅仅是现在的这个样,而国家也用不着每年转移支付数十亿华元了。

    所以,在这些小水电的谈判上,刘勤和尼玛措两人决定给龙马科技大大地优惠,如果以后有什么问题,他们两人全力承担。

    这会有什么问题呢,龙马科技享受的“条件”只不过是与那些“跑马圈河”的公司相当的条件罢了。

    马尼对送上来的这些好处,当然不客气地“笑纳”了,这也算是投桃报李、礼尚往来吧。只是,与前面两项年度数十亿元的好处相比,这一项也只为马尼节约了不到10亿美元。

    但是,这个项目虽小,马尼总数依然要直接支付给康巴方面30美金,这些钱,将在未来的5内全部付清。

    但是,马尼却非常看好这最后一笑投资,30亿美元,外加把这些电站全部建好,需要投资的50亿美元,折合成华元就是600个亿。按华国现在水电投资的水平,大约可以建设400千瓦的发电能力。但是,龙马的设计却是12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是正常发电能力的三倍!

    这些细支末流上,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也就400千瓦,龙马凭什么能发出每小时1200万千瓦的电力来?

    这就是联盟能源理论与技术的高明之处。

    地球目前的技术,水能要转化为电能,只有一种方法或途径,即通过具有一定落差的水位,去冲击发电机的转,这样,转就会转动起来,发电机的转和定之间就会产生相向运动,磁力线的j错就会产生电力。除此之外,地球人也无法把水能转化为电能。

    在这个技术里,包含着一种物理学理论,即动能可以做功,可以转化为其他能量;而“动能”则必须通过“位移”才能产生。一个静止不动的物品不会产生“动能”,也不会做功。

    在联盟科技看来。地球人地这种思维只是一种基本地科技思维。建立在这个思维基础上地技术当然也只能是最基本地技术了。

    对于如何开发水能资源。联盟远远超过了“动能”水平。而实现了“动能”、“重能”、“压能”等三个领域地能量转换。

    所谓“重能”就是重力能。即引力能。万有引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地能量。这种能量存在于万事万物。质量越大。密度越高地物质。其重能越大。这个道理或理论。地球人也有。但问题是地球人认为。这种物质如果不“位移”就不会做功。因为不能实现能量地转换。即不能变成可以输送到远方地电能。

    事实上。不是不能转换。而是地球地科技水平太低。一来这方面地理论研究不够。二来也缺少转换这种能量地技术手段。

    水能地“重能”主要表现在水量对河床地重力作用上。当然。河床因为要过砂石。提取或转换这种“重能”非常麻烦。不是联盟地技术不行。而是要将河床整理g净是一个庞大地系统工程。目前。马尼暂时不想这样做。但是。当把河水引入水渠之后。那长达数公里、数十公里地水渠。却完全可以采取这种技术。

    具地c作方法是。在引水渠地底部安装由联盟生产地相关设备。这些设备之上。铺上一层特殊地物质。在这层特殊地物质之上。再安装一种高弹力地渠底层。将庞大地水量托住。这样。水量庞大地动能直接冲击高弹力渠底层。“渠底层”受到重力挤压后。将这种重力此起彼伏地传达给“特殊物质层”。而这层“特殊物质层”受到重力之后。会产生“反应”。从而生成“电能”或“热能”。最底层地“设备层”则可提取这种电能和热能。从而完成整个能量地转换。

    当这样的技术实现之后,才是“能量守恒与能量转化定律”最真实的再现!

    同时,渠壁会受到水量的“摩擦”及“挤压”,同样会产生能量,其提取原理和技术与“重能”提取技术基本一致。

    这一部分“水能”,理论上相当于电站设计发电能力的50。

    引水渠龙头连接转的进水口,一般设计为管道形状,管道内壁要承受水力巨大的冲击力、压力,以及转四周的空间,一直到出水口,都有强大的“动能”,这一部分水能有效利用起来,理论上相当于电站设计发电能力40。

    另一个水能l费之处,就是转与定的相向运动,由于地球受技术、材料及理论的局限,其水能发电机的动能有效利用率非常低,采用联盟技术特别是采用联盟相关的关键材料对水能发电机进

    后,其效能可以提高100。这些技术,包括增强磁极(质量、扩大转受力面积、提高转速、增大发电机功率等。

    在那些以地球理论看来不具开发价值的细支末流加建微型电站,以及采用联盟输变电压技术等,还可将实际电能提高(含降损部分)提高30-40左右。

    此外,在细支末流的上游,在山比较稳定、地表比较稳定的地带,对河床进行整理,然后按照引水渠的设计进行建设;或者直接在落差不大的地方修建引水渠,都可以获得不菲的电力。

    从理论上看,如果采用联盟技术将一条河流的水能、重力能、压能全部开发利用,其发电量相当于地球水电专家能够设计建设的发电量的-5。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要实现不l费的“全部开发利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这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不!在联盟的一些高级位面,已经实现了这种“能源无处不在”的理论。

    在高速运动的重力机车的车轨下,铺设着一个个微型“重能转换器”;一个个飞速运转的轮胎本身,也是一个个“重能转换器”……

    高速公路上,到处也是这种“重能转换器”,特别是在下坡路段,设计得更为细密。经计算,一辆满载20吨的大型货车,在以100里的时速行驶在下坡路段时,在100路段产生的动能、势能以及重能相当于10千瓦时。这种技术和设备的“装备点”是,一天内只要有6个小时的时间能随时保证该100路段上至少有1辆车经过,就可以产生至少600千瓦时的电能。

    “装备点”是指赢利点。这种长期投资项目的年利润要求达到成本的10,低于这个比例,这笔投资就非常不划算了。

    如果折算成吨位流量的话,只要每天经过该路段的吨位流量达到12万吨即是这种“能源装置”的赢利点。如果按大车小车均为5的重量计算,即24小时内的车流量需要达到24000辆,即1小时的车流量是1000辆。这个车流量,华国绝大多数高速公路都已经超过了。

    假如达到这种车流量的路段上,有2的路段具备安装这种“能源装置”的条件,那么,平均每公里的路段在一天内将产生电能120千瓦时。

    当然,如果全部是平原路段则不可能产生这么多电流,或者说不适宜安装这些装置。那么,是否可以把高速公路故意修成上坡下坎、高低不平呢。当然可以,但是,汽车的耗能量的增加将远远高于路面下产生的电流能量。因为,能量的转化不可能达到100。

    这种装置,特别适宜安装在一些山区高速公路上,只是,山区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又是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当社会的整运行成本上升到一个足够高的高度后,马尼相信,全国的高速公路下面,都可以安装这种装置。

    与高速公路相比,铁路的路基上是最好安装这种“能量转换器”的地方。一辆5000吨的列车,以200里左右的速度飞驰,其产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由于铁路下方都要安装枕木或铺设碎石防震,安装这种具有一定弹x的“能量转换器”根本不会增大火车的摩擦系数,就理论数据看,一列火车飞驰而过所产生的这种能量,相当于机车牵引能量的30,如果按75的转换率,这也将是一个天数字。

    在联盟的能源转换技术里,上述的这些技术根本不算什么。

    1张床的4只脚会不会产生能量?答案是能!采用联盟的能源转换技术,1张40克的床(的重力和压力)24小时内可以产005瓦时的电能,即至少够50瓦的灯泡发光1个小时。马尼“恶趣”地想到,如果有两个人一直在那张床上大战,是否会产生更多的电能?

    除了床之外,电冰箱、桌椅、衣橱等,都适宜安装这种“能量转换器”,而在一个家庭,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能量平均可以达到家庭消耗能量的20左右。

    椅,特别是办公室的椅,由于坐的时间很长久,而且坐在上面的人东摇一下西晃一下,仅仅是8小时上班时间产生的能量就高达01千瓦时,这人,活脱脱成了一个“发电机”。

    1块重大5吨的顽石会不会产生能量?答案是会。在1块重达5吨的顽石底部,安装联盟生产的“能量转换器”,24小时产生的能量5千瓦时,足够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能源消耗了。如果这块顽石伫立在风,产生的能量会更多,因为j的吹拂会让顽石产生晃动,从而在顽石底部形成“动能”和新的“压差”,从而增加能量的“生产”。

    马尼还没被能源搞得心慌,不可能引进和开发这类家庭能源转换技术。因为从成本上来说很不划算,1个家庭就需要一个“能量转换器”,这可是价值1晶左右的东西,这个家庭真

    吗?如果是实验或向人们证明什么,当然需要,但是实地去转换能源,马尼绝对不g。

    与其这样,马尼还不如家家户户给他们直接安装上用联盟技术生产的太y能电池板。

    太y能,与水能一样,自然是马尼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目前,华国生产的家用太y能热水器,使用普通的材料和热能技术,j根通水的空心管道,能被y光照s的直接受热面积还不02平方米,其生产的热水就够三口之家沐浴,其热能折算为电能,大约就是1千瓦时或略多一点。

    地球目前的太y能转换为电能,通常需要太y能电池板、太y能控制器(控制电池板的工作状态)、蓄电池、逆变器(j直流转换)等四个部分。联盟的技术当然也离不开这些基本的部分,只是,其“功能”大大地强化了而已。先说太y能电池板,这是太y能“电站”的核心部件,目前,地球上多采用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化~“组件”,这些部件都具有“光-电”转换效应。

    以晶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p型晶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形成p-n结。当光线照s太y能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被材料吸收;光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使电发生了越迁,成为自由电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联盟认为,在太y能电站,采用硅作为其基础材料,无论从技术或成本的角度都是比较划算的,而且硅本身也是极佳的光电效应转换材料。只是,通过地球技术获得的n型硅却不是一个很高级的理论。马尼猜测,这可能是科学家们最初在寻找实验材料时,想到了磷后来又证明了可以让p型晶变成n型从而形成p-n结而已。

    如果站在联盟技术的高度来看,以其说这是个“伟大”的发明,不如说是个很低级很随意的发明。就相当于电灯发明之后,地球有人感叹科技已经达到顶点一样。

    地球上的硅(si)占地球物质的27以上,仅次于氧。但是,的提取与冶炼并不容易,需要好的原生硅矿(石英矿等),马尼之所以在康巴州要建设一个大型硅深加工项目并附带“圈”下了j个大型硅矿,就是要从源头把握硅这一重要的战略物资。

    联盟的太y能池板将超越“p-n结”技术,而采用新的“型沟”技术。当光照s到原上时,原的电被光挤出后将直接源源不断地通过“型沟”汇聚到蓄电池,仅这一项,就可提高光电转换效应80以上。此外,联盟的太y能控制器是一种智能精密控制器,将实现太y能电池板的自动转向;其蓄电池、逆变器等都将大大降低电能的损耗。这套技术的综合应用,同样规模的太y能电站的发电量将比地球水平高1倍以上。

    更重要的也许在于,联盟的太y能及相关技术,在聪明只属于“初级技术”,马尼只需要再努力1年左右,其贡献度达到高级(10万以上,前次说的13万贡献量为笔误,实际上是13)时,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一整套技术。不计算联盟技术的费用,马尼的太y能电池板的成本不会超过地球一般成本的1/3了太y能电站的发电成本。

    目前,华国的太y能电站发展速度之所以不快,就是受制于太y能电站的建设成本,从而加大了太y能电力成本,有资料表明,太y能电站的电力出厂价高达15-2/千瓦时,这个价格,高于国网价格的数倍,j乎与城市居民家庭用电的价格持平,就是国家补贴,也补贴不起。

    马尼在康巴州的“跑马圈河”行为,其实也蕴含有“圈地”开发太y能发电的打算。反正都是电,都是能源,为什么不呢。至于康巴州的太y能,那自然是全华国日照时间最长,太y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了。

    能量无处不在。除了水电、太y能发电外,马尼还盯着一块,就是c汐能。一般而言,目前地球利用c汐能都是建立电站,即涨c的时候,修个大堤将海水围起来,退c时利用落差发电。这个技术,当然不错。马尼只需要将其技术和设备置换成联盟生产的就可以了。

    其实,马尼很想将全国被别人“跑马圈地”的那些电站接过来进行一番“改造”,只是,马尼担心为别人作嫁衣裳。过j年,等马尼的实力真正强大起来,自然要对这些进行整合。

    ps:今天就5000,明天补上。这一章再写下去就混稿费之嫌。

    月底时,老雪将对近期打赏、月票、红花的大大们一起进行“表彰”。老雪在此先谢谢啦!(未完待续,如yu知后事如何,请登陆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