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穿越之颠覆三国TXT下载->穿越之颠覆三国

第四十二章 高桥马鞍

作者:风舞灵山        书名:穿越之颠覆三国        类型:科幻小说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行人来到县衙,县衙里早已空空『荡』『荡』,连边上班房里的犯人都被王维放出去戴罪立功守城去了,就剩下一头发花白的老衙役在看守大门。</p>

    孟良让亲兵叫来徐庶,让史涣守在大门口,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三人开始谋划起来。</p>

    孟良说:“我们的第一步计划实现了,『b』走了县令、县尉,武原县有钱的大户人家已经跑得差不多了。现在看来可以实施我们第二步目标了。首先,我们要上书徐州刺史陶谦,指控武原县令、县尉惧战畏战,临阵脱逃,按汉律,这都是该杀之罪。其次,要赶在大户人家回来之前,重新丈量、划分土地,收缴矿山、冶铁工厂。”</p>

    徐庶点头:“对,当务之急这两件事要抓紧。现在陶谦刚刚上任,正是依仗糜家的势力之时,听说他已经聘请糜竺为别驾从事,这可是刺史府的第二号人物。如果糜竺在陶谦面前推荐孟良出任武原县令,这陶谦没有理由不答应这要求。有了县令这官职,许多事情便名正言顺了。土地一定得重新划分,然后把土地变为官有,安置这些俘虏让他们来屯田、修补武原城墙。”</p>

    孔明沉思了一会,摇摇头说:“你们的想法还不够大胆。试想,武原县城归彭城国所辖,现在发生h巾祸『乱』之事,首当其冲应该是彭城相赵栾,他的罪名有三,不修武备,郡国兵形同虚设,导致h巾长驱直入;任用s人,j接朋党。武原县令、县尉均由他任命,却临阵脱逃。至少他用人不察;其三救援不力,h巾贼党围困武原这么多天,彭城郡国始终未派出援兵,若不是凤翔城募集民壮救援,武原县城已沦落h巾之手。有此三条,足以让彭城相赵栾免职下狱。况且,陶谦陶刺史刚刚上任,正是立威之时。想在徐州大有作为,必须要拔起j棵大树。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这赵栾也非省油的灯,据说他有兄弟在朝廷任侍郎,跟十常侍j好,是否撼的动还得打个问号?不过,我以为可以一搏。”</p>

    孟良暗笑,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难道是我影响了他?不过,他这想法倒可以一试。</p>

    孔明又说:“有件事我曾提到过,也不知主公你是否改变了看法?”</p>

    孟良见他犹豫不语,愈加好奇:“小孔,咱们这j个人在一起,犯不着主公主公的吧,直呼其名吧。”</p>

    孟良来自于后世的经验,个人崇拜不能不搞,中国人相信这个。但是这个人崇拜决不能延伸到自己的决策圈子,那只能是让自信心无限膨胀,绝对对事业有害。</p>

    孔明见孟良如此说,嘿嘿一笑:“既然如此,那以后s下场合我叫你阿良得了。”</p>

    “好啊,又是你那古怪刁钻的老婆g的好事吧?这人咋这习惯,就喜欢在背后给人起外号?”孟良马上反应过来,h月英。</p>

    孔明默认。接着说道:“上次提到的可以花钱买个爵位。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正好趁着剿灭h巾有功绩在身,买个关内侯不过百万左右。有此爵位,以后招聘人才,发号施令要方便得多。”</p>

    孟良见他再次提到此事,不好一口回绝。但内心里对卖官鬻爵这类事情深恶痛绝,只得含混的说,那去跟我那未来的大老舅糜竺商量吧,这个他比我们精通。</p>

    孔明见他口气松动,说那我今天就c拟弹劾彭城相赵栾的文章,明天我亲自往下邳去一趟。</p>

    孟良想起一事:“要罢免彭城相,还得彭城王同意吧?”</p>

    孔明一笑,答道:“彭城王刘和是个很低调的人,为人很谦和,挺厚道的,他从来不问政事。他只对两件事感兴趣,要么跑彭城学堂,跟儒生们讨论儒学典籍;要么走乡串户,对农民的水利建设极有兴趣,曾经写过治理泗水的条论,可惜,彭城相对此毫无兴趣,一直束之高阁。”</p>

    “好,那就这样。孔明兄你就辛苦去下邳跑一趟;另外调阎忠、石涛、金潢前来协助徐庶安排政事,重点安抚好俘虏,立即着手测量土地。元直去发个公告,对一周类无人认领的土地、矿山一律收缴官府。”</p>

    徐庶接话道:“嗯,通告只在县衙门口僻静处贴出一份,上面写一周的时间,在外面至多亮相三天。嘿嘿,那些大户『cha』翅也难赶到。这样以后我们就占理了。”</p>

    三人相视大笑不已。</p>

    孟良忽然想起,此番h巾进攻的不仅是武原县城,彭城下面八县中的傅y、吕县、留县皆为h巾所祸『乱』,何不趁此机会周游一圈,看看民情政事。</p>

    此意一说,孔明、徐庶都极为赞同。徐庶说的更为直接:“凡是没主的县,我们一律接受,造成既成事实再说。”</p>

    三人正议论着,史涣派人进来报告,武原郡国兵的队长王维来拜见诸人。</p>

    孟良一听,忙和孔明、徐庶一起迎出门去。</p>

    那王维三十余岁,是个敦敦实实的汉子,见了孟良,拱手行礼:“谢谢孟公子率军来援,若不是风翔城的民军,武原县城就保不住了。王维代武原县城的父老乡亲谢过诸位了。”</p>

    说完,单膝跪地,行了个大礼。</p>

    孟良忙上前掺起王维,说:“王队长无须客气,来,来,里面坐下,说说详细情况。”</p>

    “武原是个大县,按例应该设立郡国兵两千,实际上一直没满员,全县仅有郡国兵一千四百余人。但是对彭城国上报的时候一直按两千上报,这是个大家都知道的惯例。缺额部分都是吃空饷的。这部分一般大头归县令和县尉,队长们拿的是小头。按照一个小队的人员,应该是四百人,我这小队还算多的,也只有三百余人。所以,h巾攻来的时候,一个小队长战死,另外三个见县令、县尉都不在了,就一哄而散。只是很多郡国兵一家老小都在城里,勉勉强强凑了千余人抵抗至今。刚才统计了,现在负伤的三百多,战死的两百多,还剩四百余人。他们都是有热血的好男儿啊”王维的眼里闪动着泪光。</p>

    “那薛二、陈大勇现在何处?”</p>

    “他们俩都是独子,我为了保全他们家的一点血脉,特意把他二人chou调出来外出求救,让他们随援军一起回来。谁知他二人又重新杀回城内,薛二还没进城门就战死了,陈大勇三天三夜没合眼,回来之后又抢修城墙,活活的累死了。”王维已是泣不成声。</p>

    孟良一时无语,沉默了一会,叫道:“史涣,你随王队长去清点此次临阵脱逃的四百余郡国兵,一个个的清点,把人都关起来,查实之后再做处理。按汉律,这些人皆是死罪。元直,让樊阿为负伤者安排救治,另外对战死者按规定抚恤之外,每人再追加一百斤麦面,这个记在我头上。王维队长,还请你将战死者的姓名都统计出来,我们要在战况最激烈的东门为他们立战功碑,让后来人永远记住他们。现在,各位随我去薛二、陈大勇战死的地方,我亲自为他们送点纸钱。”</p>

    尊重个的生命,这是后世社会进步之后才产生的理念。在当时上位者的心里,人命如c芥,这是惯常的思维。孟良如此作为,在大众心里有了截然不同的反映,当兵的,基层百姓特别是战死者家属感恩戴德,感激流涕,把他视作神明。而读书人,包括孔明、徐庶甚至甘宁等人都认为他过了,以为他的本意就是收买人心,其实,一起祭奠一下就可以达到目的。立战功碑的做法实在是前无古人。</p>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老百姓的反应是如此的强烈,数月之后,战功碑奠基那天,四乡八邻扶老携y来了上万人,一起拜倒在孟良面前,怎么请求都不肯起来,弄得孟良手足无措,只好在高台之上跪还大家。</p>

    孔明后来有诗曰:一碑竖起,万众归心。说的就是此事,只不过那时候他的思维已经大大改变了。</p>

    安排好武原亟待要办的事情,孟良便带着史涣和中军护卫的骑兵五十人开始巡视,计划先到留县、再吕县,最后经傅y回武原。一行人还未走出十里远,只见后面尘土飞扬,停下来一看,原来是甘宁亲率五百骑兵赶上来。</p>

    孟良问甘宁:“何事如此匆忙?莫非武原有『乱』?”</p>

    甘宁答曰:“奉徐军师之命,特意前来护卫。他说你带的人太少,怕有万一。”</p>

    孟良笑道:“元直多虑了,此番出门只是了解情况,又不准备作战,去那么多人g嘛。你们都回吧,骑兵还需要多加『c』练。”</p>

    “这些都是挑选出来的,马术都是过了关的,再说,『乱』世土匪多,你不准备打仗别人可会主动袭击你。正所谓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还是稳妥点好。”</p>

    “嗯,好吧。那我们注意点行踪,别惊扰了百姓。”孟良也想与甘宁多亲近,心里却对这随意调兵制度有了小小的疙瘩,以后得明确一下制度。当然,元直一番好意,得过段时间找个其他的借口。</p>

    甘宁见孟良同意他们跟随护卫,也是欣喜万分。武原现在没战打,他们这些人长期在江上打家劫舍,很难忍受每天枯燥的训练,这样出来走走总比闷在家里强。甘宁命二百人为前锋,三百人为后卫,自己则和孟良并辔而行,史涣紧随其后。</p>

    走了一截,孟良发现个问题,便对甘宁说:“我们来个赌赛,你从你带来的五百骑兵里选出十人,史涣从中军护卫中也选十名,赌赛一下马术。很简单的,高速跑,然后急停。输者中午请在座的每人一碗酒,如何?”</p>

    甘宁叫道:“天啊,主公,你身家j千万,每人一碗酒对你九牛一『ao』。兴霸就这点薪水,可是我两个多月的俸禄啊,这样吧,范围小一点,有官职在身的和参加赌赛赢了的士兵,如何?”</p>

    孟良笑道:“呵呵,兴霸,你在长江上纵横,所获宝物该不会少吧,怎么会算这小账?”</p>

    “实不瞒你说,甘宁最不ai财,每次所劫财物皆解困济贫了,要么都分给弟兄们,偶尔有钱在手,也饮酒作乐,甘宁实在身无分文。”</p>

    “好,就依你。”</p>

    史涣见状,知道孟良别有深意,一时也猜不透他的心思,便随手唤来十名亲兵一边候命。甘宁也是好胜的主,对这赌赛并无把握,好在随行的骑兵中有数名是荆州军马场的看守者,便以它们为班底,挑选了十人,又换了一批好马。</p>

    孟良让史涣在起点发令,自己则和甘宁到三百米处的终点见证。</p>

    第一场,出场的是荆州军马场的驯马师,对阵中军护卫的小队长。到终点,驯马师快了半个马头。甘宁赢了第一局。</p>

    第二场,第三场,甘宁出征的都是荆州军马场的人,整天生活在马背上,马术娴熟,都赢了。</p>

    甘宁嬉笑道:“主公,若是你想请喝酒,g脆明说,何必让亲兵们脸上挂不住呢。”</p>

    甘宁的五百骑兵见状更是欢呼连连,孟良颜『se』不改,也不多说:“继续,继续。”</p>

    接着便出现了怪事,一连四局,甘宁的骑兵到了终点勒住马缰的时候皆从马背上翻滚下来。第八局,甘宁的骑手冲出了终点线,输了。第九局,甘宁出场的是个小队长,他憋足了劲,连chou好j鞭,一路领先,快到终点时,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减速下来,却被身后的亲兵冲了过去。第十场,甘宁已经认输了,孟良依然兴致盎然的让继续比下去,结果,那骑兵又是翻到。</p>

    孟良这才回头问甘宁:“看出门道了吗,中军的人是随便选的,马也是。为何能七比三赢你?</p>

    甘宁仔细比较了一下:“我知道,问题不在骑术上,在于马具。马辔、马缰,双马镫都没区别,马鞍,嗯,好像马鞍的形状不一样。”</p>

    “不错,就是马鞍,中军护卫的马鞍有个叫法:高桥马鞍。你看它前后翘起,人的pg坐在当中,不易前后移动。而你们从军马场仓库里拿出的马鞍却是平的,所以,急停的时候人就容易摔下来。”</p>

    甘宁恍然大悟:“就这么简单,怎么制作的人想不到呢?这顿酒该请该请,值得值得。”</p>

    作者注:后人总结当时匈奴人迁徙到欧洲,横扫罗马军队,依靠的是三件东西:双马镫、高桥马鞍、三棱椎箭,但考古中一直未能找到高桥马鞍在两汉的实物佐证,最早的实物来自南北朝的考古发现。</p>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