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侯门纪事TXT下载->侯门纪事

正文 第四百零八章,小王爷代撒请帖

作者:淼仔        书名:侯门纪事        类型:玄幻魔法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月从窗外幽幽,月光中,鲁豫仿佛又看到那张面容,他总不是亲切的,唇角边挂上的若有若无的冷笑,总能寒到他的心底。

    那是太上皇的面容。

    鲁驸马迎娶三公主的时候,太上皇是这表情。在鲁驸马成为驸马的几十年里,太上皇还是这表情。

    岁月,能滴水穿石,却冲不走太上皇对他的看法。他固执的把这看法坚守几十年,一直到今天也不曾改变。

    对鲁豫来说,说不伤心是假的。说以前不认为暗无天日也是假的。但好在有了盼头,当今皇帝肯重视他,给他飞黄腾达的机遇。

    他需要人手,或者说帮手。

    人手大多是指听命的人,帮手却可能地位远高于他,聪明远过于他,圣眷远胜于他。比如说忠毅侯。

    袁训至今不买鲁驸马的感觉,让鲁豫心痛不已。

    他的眼前闪过一张张面庞,苏先、柳至、沈渭、长陵侯世子方鸿等等,他羡慕他们早就在皇帝门下,也眼红他们彼此心齐。能在他们中间有一角儿,鲁豫想自己才真的能放心。

    这,就是他最想要的帮手。

    第二天,御史们上折子把葛通弹劾。

    没有笨人,都知道霍君弈有了后人,江左郡王的女儿平阳县主又力证他是亲弟弟,这昭然若揭的用心。不用等葛通上折子,御史们先把他指责一通。

    开国十位郡王,延宁、江左都已不在,两家郡王的人马早就分到各处。封郡王的时候不是容易的,至少得生在对的娘肚子里。他们阵亡以后没有人接替,相信当时的皇帝也会心伤。但现在算稳定下来,有一位郡王冒出子嗣,虽然还没有上奏折请封,已经是当御史们是傻子。

    这跟某国划好几个军区,定好总司令,忽然有人提出,几十年前还有一个区,重新划分,这事情难度就这样的大。

    皇帝留中不发,但把左、右丞相和大学士们找去,命这事百官朝议,暂且留中。

    东安世子、靖和世子知道这件事后,心中快意,想自有百官们和葛通纠缠,他们的心思还放在袭爵上面,第二天守灵不出,和家将先生们商议主意。

    好事者的视线,就落到称病的项城郡王身上,最后一个没有发落的郡王。

    “皇上真正英明,”袁训这样说着,把秋色染出的宁静打破。他长而黑浓的眉头,映上书房金丝楠木的明亮,微挑斜飞,如远山云岚般好看。

    龙二龙三也是英俊人物,但在他面前逊上一筹。语气中更不敢争先,喏喏地道:“小弟说的是。”

    虽然心里想说的是,皇上真正精明,但袁训说英明,二表公子并不争执。

    这是秋日的午后,秋老虎犹在,几上摆着瓜藕新菱,三兄弟书房里闲谈,难免的要说到京中最后一个热门郡王项城郡王身上。

    取一块鲜藕,袁训让道:“吃这个,几乎没有渣。”龙二龙三从手边盘上各取一块,看了看,雪白粉嫩,颜色上先赏心悦目。嚼在嘴里呢,和袁训说的一样,没几下子就全下了肚,没有什么可吐的。

    龙二笑道:“这是小弟你园子里现挖的好东西。有莲子没有,我带些回去收拾庭院。”龙三也说是。

    见问,袁训咧一咧嘴:“这不是我园子里的,这是四皇叔家里,上午刚让人送来。”龙二就势儿的夸赞他,把个大拇指翘起来:“小弟你人缘儿真好。”

    龙三跟着笑:“小弟在军中的时候就好,我早就知道。”

    这是兄弟们间的互相抬爱,也有二表公子感激袁训的心情在内。但袁训听过,还是再咧一咧嘴,想要苦笑,又怕他们看出来,自己还要解释,索性又收回。

    这是还书画债,袁训腹诽着四皇叔。

    他昨天从葛通家里出来,回来对着宝珠诉过苦,宝珠把侯爷哄得不生气时,换过衣裳,兴冲冲往四皇叔家里去讨债。

    讨书画这事情从来应该喜欢。

    门人见到有客来,先开始是肃然迎客。把袁训让到客厅上,进去传个话再出来,就成嬉皮笑脸。

    打着哈哈:“啊哈哈,殿下不在,出城去了,”

    袁训看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这就让打发回家不甘心,摆出我今天很闲模样坐着,慢慢呷着茶:“不急,我等他。”

    又问门人:“听说皇叔用的厨子是宫里做御膳出来的我今天有口福。”

    门人听过,马上愁眉苦脸:“那敢情好,您在这里用饭不是厨子是在的,让他给您做好的,皇叔么,今天回不来。”

    袁训紧追不放:“明天呢”

    门人竭力的想那模样:“明天,像是也回不来”

    “后天”

    “后天,像是出远门儿吧”

    袁训侧目他半天,看得门人腿肚子发软。把手中茶喝完,看看晚饭时候真的要到,约好宝珠同用饭,还要往太子府上去交人,悻悻然离开。

    一晚上在太子府上,回来夜静更深,侯爷再不怕说他不地道,也不会拖着宝珠半夜去要债,就先回家。

    早上寻思事时,把要债还掂量过一回,想出好几个主意,还没有开始用,四皇叔府上给他送来一担子新鲜瓜果,这藕就是这样来的。

    这是侯爷的“伤心”事,是他还没有当官,先让这批官油子“欺负”一回。见龙二龙三还赞不绝口,袁训又本来有话要说,他们正在说项城郡王,还没有说完,偶然口渴,自己吃瓜果,央表兄们一回,并不想听他们夸自己吃的这个“亏”,就岔回话题。

    “东安也好,靖和也好,就是项城郡王的榜样。”袁训淡淡。

    龙二龙三一起愕然,又一起忍不住的笑了笑,不约而同的说出来:“项城郡王要是有什么,老八会喜欢的。”

    袁训忍俊不禁,也瞬间想到现辅国公龙怀城和项城郡王的恩怨。但他又轻摇面庞:“死,他倒不见得。”

    龙二龙三并不以项城郡王的生死为念,听过不放心上,只是嘻嘻着猜测:“那也别想好吧”

    “那要看他自己。”袁训这样的说。

    龙二龙三一起糊涂,龙二笑问:“我和你三哥闲时,代他算过。他家里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能打动皇上,东安与靖和自刎,想来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袁训微微一笑:“所以我说东安、靖和是他的榜样,二位表兄,咱们想想,从他们三个人进京以后,上蹿下跳,”

    在这里停下,怕影射到龙二和龙三。

    龙二龙三会意,笑道:“我们一直在你家里住着,没地儿跳去,所以我们没有。”

    袁训接着说下去:“没有一丝的认罪之心”

    龙二和龙三愣住

    细细的琢磨,袁训的话大有道理在内。龙二明白过来时,惊呼一声:“啊哟,”龙三补上下面的半句:“是这样的道理”

    见他们省过神,袁训正容正色,慢条斯理的谈论起来。

    “都有过错,但都可以改之。以我来看,皇上恼怒的不见得是东安郡王杀了霍将军,而是他自成名后,一直骄奢逸,几十年里不曾改过。他嫉妒上办的事情只有杀霍将军这一条上,皇上气的是他不自反省,一直不改。”

    论起来这话,龙二龙三比袁训年长,比袁训在军中呆的时间长久,他们更有资格评论。龙二凝重面容点一点头:“小弟说得对,咱们不拿别人作比方,我也没在别人军中长呆过。就说姐丈这二十年里,就让东安、靖和欺负得苦。”

    “姐丈年青,功夫又好,脑子转得又快,早就应该把东安郡王压下去。东安郡王二十年里不是使尽诡计,他早在姐丈之下。”龙三也是叹气。

    这些事情是他们亲眼所见,他们在陈留郡王帐下,陈留郡王让压下去,帐中的将军们也一样让压下去。

    对于他们的话,袁训轻轻地一笑。

    龙二龙三觉得他笑得古怪,不由得寻思一下时,面上一热,滚滚的烫起来,随后,往全身各处游走,这就手指脚趾头发梢儿也辣上来。

    龙二讪讪:“小弟你放心,我们不会丢你的人。我和你三哥说过这事,你肯定放个不错的官,做哥哥的不能在京里帮衬,也不会在外面丢你的人。”手把胸脯一拍:“回去我也告诉老八,告诉兄弟们,大家伙儿夹着尾巴做人,谁给你丢人,二哥我打到他再也不敢。”

    把龙三也扯进来,扭头对他道:“老三,你赞成的吧”

    “赞成哪有小弟花着心思叮咛,你我兄弟们还不识好的。”龙三是难为情,袁训的话正扎中他们以前的做为。

    八兄弟里,死了的龙大性子最暴,又是老大,兄弟们最怕他。其次是龙二和龙六公子不肯容人。

    龙三和龙二是一伙的,龙二不好的地方,龙三跑不远。龙三做错事情,龙二也能有份。

    以前有没有想过改,改他做什么呢又没有遇到非改不行的地步,再说不讲理和蛮横,有时候很管用,占便宜的时候管用的多,遇到同样不讲理和蛮横的人,也可以拿出来用用,这倒不必拘泥。

    就便儿的一个提醒,龙二龙三公子又也聪明,这就从前到后的想明白。东安郡王敢阵前擅杀大将,是他以前嫉妒陷害人成了习惯。

    好的习惯,如礼贤下士可以助长人。坏的习惯,就像东安郡王这种,关键时候按捺不住眼红,反正以前顺手杀过,顺手做过,再杀一个也是杀。一刀下去,当时没事,但在这二十年后呢,他横刀自尽。

    按这样的去想,逼他横刀自尽的不是葛通不是皇上的圣旨,是他自己才是。

    袁训只是一笑,龙二龙三如雷轰服老国公进京。

    “小弟,我们是亲儿子,”龙二双手在胸前比划着。

    袁训给他一个不屑的表情:“那又怎么样”

    “小弟,你不能还瞧不起我们,”龙三陪笑脸儿。

    袁训冲他轻蔑的点一点下颔:“养舅父这事情上,我是瞧不起你们,”也把手比划一下:“瞧不起六个”

    龙二龙三忍无可忍地失笑:“好好,你如今厉害,你要瞧不起,我们也没有办法,让我们回家去说服父亲来,我们不传这话。”

    袁训也笑了,道:“我知道你们不会帮我传话,我说给你们的意思,就是先对二哥三哥提个醒儿,接下来,我还要给八哥和余下哥哥们去信,也一一提个醒儿,有那么一天,我回去,直接双手携回来,你们都不要跟后面追。”

    龙二龙三正要笑说自家父亲,哪能不追见袁训翻个大白眼儿,又是一句:“让你们追也追不上。”

    “哈哈哈”书房里欢快的笑声出来,把外面的萧战吓一跳。

    小王爷又来了,他在岳父家是常客,见到他来小子们都不奇怪。

    房里不是说重要的话,在笑声不断,小子们随意地说上一声:“小王爷来了,”也不阻拦萧战。

    萧战长驱直入,背着一个小包袱,对着长辈们的笑声不明就里,就愣巴着往他们面上只是打量。

    “战哥儿,你又背的什么”袁训本就心情大好,见到萧战又来家里粘乎,心情就更好。

    他回京不过半年出去,对小女婿的看法大为改观。

    三四月里的时候,侯爷还相当不喜欢萧战。

    他的宝贝加福,是最像宝珠的女儿。太后有一回来,私下里告诉袁夫人和袁训:“别再说我只疼加寿,执瑜执璞都不高兴,小古怪就要更古怪,还有加福,我的福兽头还小,以后知道也要怪我偏心。我告诉你们吧,我最疼的是福兽头,她长得像宝珠,所以最疼她。”

    太后说这段话时,袁训已经疼爱小女婿。但那以前有两个月,他还有这亲事许的真糟的想法。

    加福生得娇滴滴,最可爱。

    小王爷长得粗黑黑,难配上。

    这心思一点一点让小王爷的粘乎给消磨,他要是有一天不来粘乎,当岳父的可能还要怅然。但这可能吗

    小王爷哪一天不来

    袁训已经收到梁山老王的无数抱怨,老王想孙子,就得到袁家来。老王爷不是孩子,不好意思见天儿的往袁家跑,就拿出他几十年打仗的智谋,寻出无数的主意接孙子早回家。

    一般他接回去没一会儿,小王爷就生出无数的对策,没多久又溜回袁家。

    萧战有自己的护卫,这就方便他出溜出来,不让大人担心的上街,直奔袁家,继续来寻加福。

    大人们都不能理会萧战的小心眼子,都以为萧战是玩。对小王爷那种“加福是他的”根深蒂固心思,都没有放在心上。

    袁训渐渐的有些欣赏他,看看这女婿有多粘乎加福。袁将军在家里时,也是个爱粘乎宝珠的人。他的父母亲更是因不愁衣食,长相厮守。小女婿对这样的家风接的勤快,袁训几时见到他出现在家里就不再别扭。

    带笑招手:“给我看看,”

    龙二龙三也早了解这位小爷,龙二伸长脖子:“给福姐儿又弄来什么好的”龙三猜测道:“从来没有弄过不好的东西,珠宝金玉上回说不稀罕,这一回肯定是稀奇少见的海外东西”

    小王爷把包袱往地上一丢:“猜错了”

    再回岳父:“我就给你”

    包袱里抽出一张东西,是个请帖。对上面认上一认,袁训先打趣他:“你又学认字了不成”小王爷晃晃身子:“我认得的。”

    送来给袁训,绷着个小脸儿,肃穆端庄:“那日请必要来的,不要晚了才好。”返身回到包袱前面,又抽出两个。

    袁训就看这请帖,寻思包袱里请帖像是很多,这小子不认得许多字,就他的萧战二字认得最真,还有就认得加福,他不会拿错

    “哈哈,”笑了两声出来。

    请帖上面画着一个小小的山峰。

    萧战握着请帖正对着龙二走去,听到,回头呲着豁牙摇头晃脑:“岳父,我还能不认得”袁训笑得吭吭的,这“岳”也的确是山岳的岳,是那个字。

    还没有打开,萧战把手中请帖又送到龙二和龙三手上,同样大模大样的正容正色:“那天必要来的,不要晚了。”

    龙二也握在手中同他先玩笑:“你认得这是写给我的不会认错”

    萧战小手一点,请帖上面有两个小白圈,他不指出,会以为是上面花纹的纹路。小王爷道:“这不,二伯白,”

    再跑到龙三面前,他手中请帖上,不用说是三个小白圈,小王爷道:“这是三伯白父。”

    袁训和龙氏兄弟爆笑出来,一时间都无心去看请帖内容。想他不是说过请客,等下再看不迟。

    袁训大笑:“这就不叫二伯薄父,三伯薄父了”

    萧战也一脸的懵懂:“祖父帮我画的,祖父说今天就这样的叫,就不会认错。”

    二伯白,有些地方的方言是这样称呼,梁山王在军中的士兵,全国各地都有,口音杂乱不能细数,就有这样叫的。老王爷为孙子写请帖,孙子要自己送,怕他送错人,就想出这个法子作标识。

    龙三同龙二嘀咕:“咱们能带回去不少好东西,像这个,拿去给他的父亲看,二白三白,问王爷他说惯官话的人会不会称呼,”扑哧,又笑喷出来。

    萧战和他对脸儿,小王爷小眼神尖尖的:“您笑话我祖父说这是外省人的话”龙二就告诉他:“我们也叫大爷”

    “吼嗬吼嗬。”这下子笑的是小王爷萧战,差点没摔坐地上笑。他嗓门粗,就笑出来这炸雷似的动静。

    龙二犯糊涂:“这笑的跟火药似的有这么好笑吗”袁训大笑:“别说了,他当你在骂人,所以笑话你。”

    把龙三提醒,低声告诉龙二:“你大爷的,”他是比划话的这个意思,但龙二火了,反回去一句:“你大爷的”兄弟两个相对瞪瞪眼,应该是想到你大爷他大爷全是一个大爷,丢下来,同袁训一起来看萧战的请帖。

    “于某月某日设宴于梁山王府,共贺加福生日。”

    。

    袁训晃着请帖,瞄着女婿表情不好:“战哥儿,加福生日怎么能在你家过”萧战像早知道有这样的一问,回答的不紧不慢:“因为我生日是在这里过的啊”

    袁训板起脸。

    萧战绷起脸。

    袁训严厉起来。

    萧战把小腰板儿挺直。

    对上两眼,觉得不对。小王爷没开始念书,但知道岳父是长辈。就往门口溜,经过包袱时,一把握住,全是纸张不重,自己就能扛到背上,拔腿开跑时,大叫一声:“我送别的请帖去。”

    看着他飞快地出去,袁训啼笑皆非。

    你生日是在这里过的

    那是因为香姐儿过生日,加福要陪二姐,那天不肯去梁山王府。萧战、连家的称心、尚家的如意、沈沐麟那天都在袁家,就算他们全在袁家过的生日。

    把请帖放下,袁训想到一件事,起身来,对龙二和龙三道:“咱们进内宅去,今天姐姐送志哥儿忠哥儿和念姐儿来挑院子,咱们话也说得差不多,去帮着孩子们挑院子,看着他们怎么收拾。”

    龙二龙三也起来,三个人往内宅里去。

    内宅里一片欢腾,小王爷正在大散请帖。可巧儿的,安老太太和袁夫人跟宝珠郡王妃在一起,也是为孩子们挑住处出意见的意思,这就方便萧战不用多跑步,一下子就把请帖全给完。

    有一个小人叩头的,是袁夫人的请帖。

    以此类推,有两个小人叩头的,就多受恭敬,长一辈的意思,是安老太太的。

    给岳母的呢,是两座山峰。

    给郡王妃的,她是姑母,画个鼓在上面。

    执瑜的,是条鱼。

    执璞的,是个兔子。

    袁执璞对着请帖直了眼睛:“这个是我的吗”萧战好心的来解释:“小小葛不是叫你一只兔子”

    小小葛这话,源自于老太太。

    有一回说起沈沐麟,因为以前叫沈渭是小沈将军,就有小小沈这名字出来。顺着往下推,后来见到的葛家宝倌就成小小葛。

    小小葛的小嘴巴呜噜呜噜的不清楚,萧战又小,最早听成鱼和兔子的就是他。

    袁执璞听他解释完,愤怒上来:“战哥儿,我告诉你,那天我还就不去了”

    “你敢”萧战也愤怒起来:“那天是加福生日”

    “那我,去得晚”袁执璞还是火冒三丈。香姐儿问:“我的请帖呢”把两个人给分开。萧战分发完,还没有忘记这事,鬼鬼祟祟问加福:“二哥为什么不喜欢兔子”加福也懵懂,扬声问出来:“二哥,为什么你不喜欢兔子”

    袁执璞恨的跳两下脚,怒目宣称:“我就是不喜欢”小小声的,自己嘀咕:“我是男人。”兔子这概念是他进京后才懂的,没懂多久就落他自己头上,袁执璞恨恨地告诉萧战:“你给我等着,我那天不但自己去的晚,我要加福也陪我一起晚。”

    袁训到的时候,见两个孩子正拌嘴个没完。

    萧战扮鬼脸儿:“加福才不听你的,”一回身,见岳父和二白三白过来,萧战就不再说。

    宝珠请袁训看请帖,袁训把自己的请帖也给宝珠看。宝珠正在夸萧战标识做的好,方便他自己认得明白,二门上婆子带着一个人过来。

    是太后身边的女官,她含笑道:“太后让我来问问,小王爷刚才给太后太上皇送去请帖,说福姑娘生日在梁山王府过,太后说已经答应小王爷那天去梁山王府,这事情是真的吧”

    她话音才落下,主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又过来一个人。

    沈家的一个体面妈妈过来,陪笑问道:“我们将军让我来问问,福姑娘生日已定下来在梁山王府过收到请帖还要再问上一声不是。”

    那边,又来两个小姑娘。

    “称心,如意,”香姐儿和她们同年,招呼着她们。

    连称心和尚如意催着抱她们的奶妈走快些,到这里下地,甚至来不及对长辈们行礼。一左一右扯起加福的小手,笑眯眯道:“你生日的请帖已经收到,我们一定会去的。”

    ------题外话------

    更新时间总算提前,熬死不少脑细胞。索性提前吧,不给自己留第二天的时间余地。这个兑现。

    求票票,这个永远不再忘。

    推荐好友新文

    世子的绝色医妃赖皮

    医术种田经商

    一朝穿越,竟然带了两个包子哥哥。原本只想安安静静度过一声,却不想本该死了的人却又出现在自己面前当凌新月发现原来父母的死因是如此的可笑,凌新月愤怒了凌新月座右铭:世人欺我,我必百倍奉还玩转商业、拜师学武,治病救人,一双纤纤玉手定乾坤

    ...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