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灰海研究院TXT下载->灰海研究院

关于我为何要写这个。

作者:梦碑1        书名:灰海研究院        类型:恐怖灵异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这篇小说的创作初衷,是出于对未来某种可能的一种假设,虽然我把它投到了灵异分类,但实际上它是基于科幻的基调来创作的,同时我在其中引入了很多现实中的元素,而最终的目的,是想看到,一个足够强大的虚构组织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虽然其中存在灵异元素,但它并不是以其为主要元素,它还包括了科幻、军事、战争、言情、社会、都市等基调;而我对它的分类,是科幻。

    严格来讲,这本小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小说,它不装逼,不打脸,不搞笑;网络小说的常用题材和套路,在这里全部没有,比如穿越,比如奇遇;主角遇到的一切都是合乎逻辑的,剧情也完全依靠逻辑发展,所有角色的出现都是为了推动剧情……

    我的意思是,这部小说不仅不适合小白,也不适合绝大多数的网文爱好者,对我而言它也不是网文——我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以及角色的动机来主导故事的走向,而不是靠情节设计;换言之,角色的行动都是有据可依的,所以他们不会表现得莫名其妙,或是让人感到违和。

    但我也知道,目前很多网文突出一个“爽”字——大部分读者已经为生存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他们看网文不过是为了短暂的放松,所以他们如果遇上我这种作者的书,通常不出一分钟就会放弃,这我也理解,但我还是质疑如此。

    虽然我把它投稿在网络小说网站,但我却并不把它当作网文,这很奇怪,但也正常,我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利益,我只是想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写出来——所以,我笔下的一章通常会有很长篇幅,每一章都包含许多小节;而不是如网文那样一章两三千字,动不动就好几百章。

    老实说,那样很没意思,一章两千字的内容根本无法讲清楚任何事,与其这样,我宁愿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控制故事。

    我写这本小说,是为了给自己看,如果我自己对此满意,那么其他人的看法都是次要的,虽说如此,其中的公认问题我还是回去努力修改,我会花很多时间来修改这本书,直到它处于最佳状态。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受众很小,或许会有一部分读者喜欢这种偏硬核向的读物,但大部分读者都没这个时间精力;甚至我想,这本书的真正受众只有我自己。

    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严肃、刻板;我承认,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这种效果去的,这也是我说它不是网络小说的额外原因,相比较而言,它更像传统文学,很多如今网络上的流行词都不会出现在其中,这就导致了,它看起来很累。

    而我知道,我不应该让读者这么累,但我写作的时候,甚至之后修改的时候,我都浑然不觉,但有时候我也对这种写作手法感到厌倦,就像我现在正在做的——我只是把我想说的话都一五一十地写出来,这些话没有温度,也没有感情,它们只是冷冰冰的字。

    我也可以让它们变得生动活泼,比如在其中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象征比喻……但那违背了我的初衷,也不是我真正想写的——一开始我就说了,它是基于科幻,但也参杂了现实;所以我必须让文字冰冷,才能使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尽量准确,我很抱歉,但结果就是你看到那样,它们显得干巴巴的,缺乏活力,也缺乏试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出于构思上的主观性,这本书的剧情结构也略显混乱,它如同散文一般,有时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以至于压缩了一些配角的出场空间,但我说过,所有出场的角色都是为了推动剧情,如果他们现在只是稍微露了个面,那说明剧情还没到需要他们的时候——这听起来像个接口,因为我在角色经历的描述上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导致他们本应该出场的时间也被延后,但就大纲来说,他们始终是会在固定的位置出现,只不过从观感而言,他们是被排在了很后面一样,实际上他们从来都在那里,不曾变化。

    (未完待续)

    第20节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剧情和逻辑而服务,但其中的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虽然在几次任务中,死了不少人,但那都是为了推动剧情,所以这也导致了,很多大纲之外的剧情,我觉得这些灵感很不错,所以也将其一一写出,后果就是剧情发展会相对缓慢,但小说的世界观会因此得到延伸。

    而这样做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它可能带偏剧情的走向,但如果所有剧情都是建立在逻辑之上,那么这样的问题便不复存在,比如我重新审阅我写出的东西,无论主角做出怎样的决定,我都能回想起他为何要这样做;而所有的配角也同样如此,我笔下的整个世界都是如此,虽然往往,我会为了解释这些逻辑而花费过多的篇幅,但这也不过是为了剧情服务。

    但这也有好处,那就是审阅的时候,能很容易定位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即使读者也是如此,缺点就是,它看起来的确很累。

    而目前,我所做的就是尽量压制这种效果,但这样一来,就会使用更多的篇幅,剧情发展也会更慢,但读起来相对轻松了。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归根结底,这涉及到剧情本身的问题,如果我选择描述一个相对轻松的故事,那么剧情涉及到的纵深会大幅降低,它将变成一个线性故事——相对单调的剧情和世界观。

    而想要描述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世界观,剧情的纵深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本书看上去会略显庞杂,也是每一章都有几万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这也不算坏事,因为我尽量让章节之间的界限变得明显——每一章,都是一个相对完整而独立的故事,它可以说是一段时间、一个大的场景、一个人的经历,一个重要或次要的事件或是其它什么东西……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每一个章节都保证了相对完整剧情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读者一看到章节名字,就能想起他们在章节中读到了什么。

    而为了避免文字过多导致的阅读负反馈,比如感到厌倦等,我将一个章节划分出许多个小节并命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章节的理解,同时减轻他们的阅读负担——这多少会让他们舒服一点,虽然他们的阅读体验究竟如何,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参考。

    但我希望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哪怕从一开始,这本书的读者就很少。

    如今的快餐网文泛滥成灾,但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也成为其中一员,按理,我完全可以写完后尝试实体出版,而不是走网络连载这条路;毕竟这本书出于上述诸多原因,必然不可能火爆,而这样连载所带来的反馈也的确让人失望,就如我想的那样,读者对其并不十分买账,但既然这是我自己选择的方式,那我也无法再抱怨什么——起码,每个月还有600块全勤。

    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尝试,虽然哪怕我早已想到结果,但当它实际发生的时候,我还是会为此感到沮丧。

    还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我希望网络文学走向精品化的道路,而不是一味的套路、抄袭、水字数、以及消费情怀。

    但它毕竟是建立在商业基础之上的,这是它归根到底无法真正称之为文学的地方,除非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生产精品化的文学作品,而不是制造滥竽充数的垃圾——当读者和作者的审美都足够高,这一点才有可能实现,在这之前,网络文学从来不是真正的文学。

    这也是我讨厌网络文学的一个原因——天价油画,不是因为作者为了钱而去创作,而是作者创作出了足够优秀的作品,让他的作品值得这么多钱。

    而网络文学的市场恰恰是反过来的,无数作者的出发点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这个话题不再深究,不然很长的篇幅都说不完,我只是阐述这样一个道理——即使商业化,也不必非要粘上满身铜臭。

    只是,目前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这样的道理也显得无关紧要了。

    只是,我相信应该还有其他和我有类似想法的读者和作者——不套路装逼打脸,难道就写不出好的作品了么?

    也不见得,只是那些就是成熟而有效的商业写作手段——如果这样能赚钱,为何还要花精力去想那些虽然新奇,但需要承担风险甚至赚不到钱的东西?

    所以吧,网文想要走向精品化的道路,还远得很。

    毕竟一本网文能不能赚钱,始终看的还是流量和订阅——但动不动就几百万字的网文,你们就真的看得下去么?

    与其一目十行看那种快餐式的小说,倒不如看点有营养,但想对较短的小说。

    一边又说现在的人浮躁吧,一边又能看动辄几百万字的小说不带喘气的,奇怪得很。

    订阅后,一目十行,五秒一章,这说明这样的作品根本无法让读者提起兴趣,而更多的,读者只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支持他们眼中的作者——曾经的那个勤奋、认真构思而不水字数的作者。

    毕竟一本三四百万字的作品,全订单话要将近两百块呢。

    很多作者在火了之后,都会陷入“如何挣更多钱”的怪圈,这也是商业网文的一个特点,所以网文精品化的道路,如此看来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就我而言,一部作品,顶多100万字,再多,就失去了意义——究竟要怎样的鸿篇巨制,怎样的庞大世界观多到100万字都写不完?

    你懂的。

    如果真的写不完,那我的做法也是先行完结,然后将剩下的写成第二步,而不是一股脑地往后写。

    这样对于作者自己,以及读者,都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和视角。

    小说界有一句调侃的话:写小说,困难的不是怎样开始,而是如何结束。

    很多作者写着写着,抛开那种半途而废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不知道如何结尾的,似乎要给小说一个结局是很困难的事,而这也变相说明了,为何网络小说的篇幅越来越长。

    甚至很多读者,对于没个几百万字的作品都提不起兴趣……说到头,这不过是一个恶性循环。

    我国的四大名著,没有一本是超过一百万字的,这足以说明,优秀的小说和字数关系不大。

    那么为何还要这样呢,一是作者故意不完结,二十读者也不想作者完结——这就涉及到读者阅读新小说的学习成本,包括了解剧情、熟悉其中的人物、道具、身世、关系等……这些不仅需要记忆,也需要花费时间。

    通常,学习成本是很高昂的,所以他们并不愿意如此,这也是造成这种怪象的原因。

    结果相比起来,他们更宁愿那些长篇大论的小说不要完结。他们希望自己在小说中的寄托能长久一点,如此云云。

    甚至,起点上最长的一部小说,有两千万字!下面的评论全是在吐槽作者是何等惊人的毅力——这是连老书虫都望而却步的字数。

    这些作者已经超脱了凡人的界限,他们才是领悟了小说终极意义的神一般的存在!

    ——虽然与此同时,读者却想的是,这写的什么**玩意?

    说到头来,小说的意义,不就是让读者体验到一段与众不同的故事,丰富自己的生活么?

    所以很多读者会同时追读对本小说,这样看来,他们也并不是忍耐不了学习成本,而是他们就喜欢这种结构类似,读起来不怎么费脑子,又能带来良好体验的小说。

    从这点来看,拥抱商业的网络文学,也是读者参与所造成的结果——双方共同造成的结果。

    这些问题,时至今日已找不到解法,或许是因为没有更好的解法;事物的发展,总是趋于固化的,一旦到此,便也没有办法回头。

    ——节选自《灰海研究院》第19章第20节;2018-8-27。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