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红楼之贾敏传TXT下载->红楼之贾敏传

经年(二)

作者:桥夕        书名:红楼之贾敏传        类型:高辣文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作者有话要说:没想到经年要分为三章写,不过差不多二十章可以让贾敏出嫁了~~老桥正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中↖(^ω^)↗这章半夜写好的,本来我还想放在明天早上发文的,想想还是先发了~大家莫怪~~~然后,看到留言才动力十足啊,为毛不多多留言呢?虽然大半个晚上王氏院子里的噪杂声一直没有停过,但是贾敏睡得还是很香,睁开眼看到素色的菱花帐子时只失神了片刻就唤了,很快便听见香兰的声音。

    “姑娘醒了?”香兰在外间值夜,看贾敏一夜好睡小脸上有着玉色光泽,心中顿时生出了别扭来,姑娘可真是半点也不担心二奶奶呢。

    不多时,就有丫头们端着温水帕子等物入了净房,服侍贾敏梳洗时,贾敏看着这些丫头包括金嬷嬷青黑的双眼,心中只是奇怪,这些下人眼中二房奶奶产子也这般重要?

    贾敏坐到了床旁黑色的大块玻璃镜台前,看着镜子里芳草没有多少精神的样子,只觉她今日梳的发髻也失去了精神,看向才进门的首夏,见她并没有如其他人一般神色萎靡,便对芳草道:“今日让首夏给我梳头吧。”她看见双眼一亮的首夏,紧要双唇有些不甘愿的芳草,只是转开眼什么都没有说——丫头们有些微的矛盾比抱团更好。

    首夏好不容易有了再次近身服侍贾敏的机会,自是格外的卖力,虽然只是寻常的垂髻,但是头顶结鬟却用珍珠串绳网兜住,微微垂下,其下发尾俱都垂在肩上,看起来既素雅也大方。

    贾敏很是满意,看着镜子中少女美丽的容颜微微一笑,首夏得到了鼓励,心中大喜,殷勤地自桌面上的瓶罐中找了个婴儿拳头大的蓝色的透明珐琅盒子小心地打开,笑道:“姑娘,这里面的面脂乃是兰花淡香味的,您看可好?”

    贾敏笑着点了点头,由着她挑了面脂匀开后涂在自己的脸上。金嬷嬷看着贾敏这般慵懒姿态,心中暗自猜度不已——姑娘就这样不喜欢二奶奶?那边乱哄哄的也有心思妆扮?却还是劝道:“姑娘,二奶奶都折腾一晚上了,孩子还没有落地,您是不是也去看看?”

    贾敏挥手让首夏退开,转头看着金嬷嬷疑惑道:“嬷嬷难道不知我还在禁足之中么?没有太太的话,我擅自出院子岂不是不尊母命?”

    金嬷嬷张口看着贾敏,半天才笑道:“姑娘这话可不中听,太太那天是气急了。她心里最疼的就是你了,你若是出去看二奶奶,太太不知道多高兴呢,她可是盼着你和二奶奶和睦相处呢。”

    贾敏也不想在明面上失礼,便对着金嬷嬷道:“那嬷嬷这就去问问太太吧。她若是许了,我便去看看二嫂子。哎,也不知道咱们家是怎么了,先前是大嫂子早产,现在又是二嫂子。”

    金嬷嬷看贾敏这样,忙不迭地转身欲出屋,却见钱嬷嬷喜滋滋地进来道:“姑娘可是起来了?二奶奶方才已经平安产下了一个哥儿了呢,太太也赶过去了。”

    贾敏听到侄儿贾珠没事儿,心中不自觉的松了口气,更是催促金嬷嬷去史氏那里问问,不过她心中却是清楚,金嬷嬷此去必是得不到许可的,太太心中二房的男孙可是精贵无比得很。

    果不其然,金嬷嬷很快一脸沮丧地回来了。贾敏既然已经想开了,自是不会生气的。如前几日一般,去书房里练了小半个时辰的字,然后用早膳……神色悠然自得,也感染了一屋子的丫头们,纵使心中不大明白贾敏想的是什么,却不由自主的少了几分焦躁。

    王氏产房里,几个稳婆连着王氏身边亲近的嬷嬷正在替她收拾,史氏问了她的情况知道没有什么大碍,便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孩子身上,看着浅紫色襁褓里的小婴儿,面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意,声音也比平时要柔和了几分:“是个哥儿呢,这是二房的长子!”

    赖嬷嬷看着史氏脸上的笑意,也奉承道:“这眉眼真真是和二爷刚出生那会儿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样,以后一定是爱读书的孩子。”

    史氏听着开心,只是孩子终归是早产的较一般孩子都要弱些,也就不多留了,只叮嘱丫头婆子们仔细照看二奶奶和哥儿,便出了屋子。

    门前是才从书房里起身的贾政,一看史氏忙行了一礼才道:“太太,孩子可还好?可是个儿子?”

    史氏笑道:“孩子虽是早产的,但是看着也还好,是个儿子。一会你拿了府中的名帖去请太医里擅长诊幼儿脉的张太医来给哥儿看看。”

    贾政忙谢过史氏,并没有进去产房,只是让稳婆将孩子报出来看了看,一见红皮瘦巴巴的儿子,大吃一惊道:“怎么这样丑?太太,我这就去请张太医来。”

    史氏看着贾政一把将孩子递给了周嬷嬷,只行了一礼就匆匆走了,不由得笑骂道:“这孩子,果然是做了爹惊喜太多了,孩子刚生下来的不都是那样吗?”

    赖嬷嬷笑道:“二爷这也是太高兴了。”心中却很是瞧不起,也不知道是端什么架子,对生了孩子的媳妇只问了一句,也不说去看一眼,心中只有儿子。这样子比花心的大爷还凉薄呢。

    史氏不知道赖嬷嬷心中所想,只是出了院门时看见花木对面的贾敏的院子,叹了口气道:“敏儿这丫头还真是倔呢,她若是自己出来瞧瞧她二嫂子和侄儿,这禁足也就不了了之了。她倒好,只遣了个金嬷嬷来问问。我就怕她在哥儿洗三的时候故意不来,岂不是失礼于人前?”

    贾敏开始不知道史氏的担心,不过一两天里,看着嬷嬷和丫头们想劝不敢劝的样子,低头寻思了一回便知道她们在烦什么,顿时失笑。自己纵使厌恶王氏,也不会不去看侄儿的洗三宴的,那样无疑于告诉别人自己不喜欢嫂子,岂不是让人说自己是个蛮横无理的小姑子?所以洗三那日,她自是一脸笑容地出现了。

    贾敏只瞅了一眼厅中摆着的礼物,便看出不如大哥儿洗三那般厚重,看来一干故交亲眷也知二房长子是比不得长房的长孙的。再看史氏,果然看见她眼中神色有些晦暗。

    “见过太太,见过敬嫂子,见过王家嫂子、史大嫂子。王二姐姐今日怎么没来?”贾敏笑盈盈地一一见礼道。

    王大太太想到在小姑子在王老太太面前告状,说是自己害得大姑子动了胎气地,却气恼非常。听得贾敏的话后神色有片刻的僵硬,遂又装作没什么的道:“你王二姐姐在家中的日子不多了,现在正被我们家太太拘束着学规矩呢。”

    贾敏只觉得好笑,薛家再富贵也不过是一介商家,皇商也是商,王惠言纵使是庶女也算是下嫁了,学什么规矩?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学怎么做一家的当家夫人么?想来,这王太太也不是真心待见王二姑娘呢!当即也不多言,只是挨着史氏坐了,做出一副温婉的大家闺秀样子来。

    “我倒是听说大***娘家哥哥好似从礼部调入御史台了,周大奶奶肯定很忙,今日才没有过来。”王大奶奶捏着帕子心有不甘地笑道,待看见史氏脸上的笑容更淡时,才转过头和史大奶奶说起话来。

    贾敏并不曾插入史氏几个人的话中,只是同贾敬的妻子许氏说着话。她自许氏脸上的皱纹中知道她过得不好,但是能劝的话却有限,且她并大看得起许氏,敬大哥不着调便该紧紧抓住儿子才是。她倒好,任由珍儿七八岁就晓得偷吃丫头的胭脂膏子,如今不过十三岁年纪,就一大堆屋里人。

    想到贾珍以后愈加荒唐的行径,贾敏轻声道:“大嫂子好似有心事?前些日子我在大哥哥那里碰见了珍儿一次,大嫂子也该对他上心些才是。”

    许氏疑惑地看了贾敏一眼,不大在意地道:“珍儿住在外院,一应起居都很好,有什么号担心的?倒是你敬大哥,这些日子愈加沉迷于求丹问道了,时常在道观里流,真是让人忧心。”

    贾敏看她这样子,知道说不通也不多什么了。心中却是暗自奇怪,宁府的老国公夫妇,也就是自己的伯父伯母,怎么就挑了许氏这样拎不清的做媳妇了呢?不过再看看一边神色不大好的史氏,贾敏默然,自己的祖父祖母好似也不大会挑媳妇。

    二房大爷的洗三在颇为冷清中落幕,让在房里做月子的王氏不忿了好久,也令另一头快出月子的周氏大为称快。而其后的日子里,史氏虽然没替贾敏的禁足,贾敏始终很少出院子,就算出院子不是往正院去请安,便是去大房里。不多时荣国府上下都知道了敏姑娘现在同大房的关系亲密了。

    “姑娘,这抹额的针线倒是与以往的不同些,格外精致了些。”香兰看着贾敏手中正在做着的抹额,眼中惊奇不已。

    贾敏一笑,只是道:“不过是多用了些心思而已。”她心中却是知道的,这绣法却是模仿“慧纹”之法了,虽则没有姑苏慧娘那等出神入化的手艺,却也是极为难得了。送给未来婆母姚氏的寿礼,自是要投其所好了。

    香兰等人也不多说话,也陪着一边做着针线,金嬷嬷和钱嬷嬷看了一回,心中却是各有想法。两人走到屋外偏僻处才停下来。金嬷嬷道:“老妹妹你是怎么想的?难道就这样一直呆在姑娘这儿?”钱嬷嬷一笑道:“老姐姐难道不愿意?姑娘这样的主子有什么不好?”

    金嬷嬷尴尬一笑,终是说道:“我就不相信老妹妹你不想再回太太那儿去,姑娘这里虽好如何比得上太太那里?就是大奶奶和二奶奶都要高看一眼,如今整日里闲在这里,我们老货倒也罢了,家中的孩子谋差事可就不大好办了。毕竟姑娘是要出门子的。”

    钱嬷嬷眼神闪了下道:“我没有劳姐姐你想得多,只想在姑娘这边好生做着。若是以后孩子们没个好差事,求姑娘带了我一家去了就是了。”

    金嬷嬷一呆,看钱嬷嬷的眼神分外的不解,却也没有多劝,只是道:“妹妹既然不想回去,那我便自己去太太那儿求一求了。姑娘这里丫头婆子们也尽够的,想来太太会答应的。”

    等金嬷嬷找了借口去了荣禧堂里,钱嬷嬷心中暗嘲了几句,眼看大房和二房就要斗起来了,这个时候回老太太那里指不定就脱不得身了。钱嬷嬷也不曾想到这想法很快应验了,金嬷嬷回了太太处后经手的第一件事儿,便是送礼贺王家二姑娘出门。本来,按照府中的例子,二奶奶娘家的庶妹出门子,只置办八十两银子的礼尽够了。谁也没想到,二奶奶因为这个闹了起来,最后金嬷嬷落了个办事不利的名头,失了差事,不久就得了病一个秋天就去了。

    贾敏听得钱嬷嬷说金嬷嬷去了得事儿,也只叹了一句,只吩咐钱嬷嬷往金嬷嬷家里送了五两银子过去便抛开了,又不紧不慢地过着日子,到了冬天之时,送去林家的寿礼据说很得姚氏的喜欢,心中的滋味却是涩味居多的,原来婆母也是很好哄的。

    冬天大雪纷飞之时,贾家出了一件大事儿,应该说是宁国府出了大事儿——贾敬决定离家去道观清修问道,将爵位给十四岁的贾珍袭了。折子上了朝廷,很快就有了答复,皇帝准了,贾珍成了三品的威烈将军,成了宁国府的主人。

    史氏作为婶娘恼了许久,荣宁两府可是同气连枝的,又因为一起管家的大儿媳和二儿媳争斗了两回,她心中烦闷,翻了一年入春之时,身体一向很好的史氏竟然病倒了。贾敏赶到史氏的卧房时,王氏和贾绫早已经在床前伺候了。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