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坟人》 正文 第一章 引子 盗墓分为两种:一种是日盗,一种是夜盗。 守坟也分两种:一种为守日,一种为守夜。 所谓日盗,就是白天进墓,因为虽说陵墓终年埋于地下,却也分阳时阴刻。一些倒斗之人相信白天在阳气最足之时,墓内阴气最低,进墓可以将未知的危险减少到最小。但是虽然危险降低了很多,但是却是相对的。所以很少有有倒斗之人这么做。 至于原因,众说纷纭,不过其中一种却是很普遍的说法,那就是日盗进墓,在通过墓内种种机关之后,太阳几近落山,阴气逐步加重,而且日盗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凡是正午盗墓,必须子时才能出墓,具体原因不明。而子时恰逢阴气最重之时,危险就会大大增加。沾染不干净的东西几率也会提高很多。因此选择日盗的倒斗人,大多数是一些将死的老家伙,或者是一些被污秽之物折磨的痛不欲生的,希望给自己和后人一个交代的时候才会如此,大多数盗墓倒斗之人是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的。 相比于日盗,夜盗则是大多数倒斗人选择的一种盗墓方式。虽然危险,但是过程恰恰和日盗是相反的,天黑进墓,日出而出,虽说方式不同,但是却是真正意义上将危险降到了最低。毕竟能从事这个行业,哪个不是将脑袋提在裤腰上过活,大部分倒斗人都想发比横财,但是有命拿必须也得有命花,只要不到逼不得已,他们是不会选择白天进墓的。 俗话说有白就会有黑,有好就会有坏。盗墓之人自然也有死对头,那就是守坟人。 说到守坟人,并不是字面上所理解的单纯的看好墓地就可以了。他们这群人可不是我们以为的所谓皇陵大墓的看守,而是广义上的守坟,不管是已经发现的墓地,还是没有被世人所知的墓地,都会看到守坟人的身影。 以至于在这两个圈子当中流传了一句话,那就是只要你看到了盗墓贼,那必定会有守坟人出现,同样的,看到了守坟人也就知道方圆几里之内必定会有大墓。这几乎成了一个不变的事实。 守坟人因为倒斗的关系,同样的分为守日与守夜两种人。 而他们的目的可不单纯的防止盗墓贼那么简单,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则是提放墓里面的东西出来,这才是他们的根本职责。 盗墓的历史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些,无论是从小说还是从电视或者是网上都会多多少少的理解一点,最早的盗墓其实并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复仇,这个的起源大概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就算是《史记》当中关于复仇的盗墓也可谓是惜字如金。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大意是说伍子胥想为了给自己的父亲与哥哥报仇,可是此时的楚平王早已死去五年,虽不能亲手报仇,但是也要鞭尸三百。 后来到了曹操的时候,才真正意义上是为了发财而开始了盗墓,以至于后来几乎一半以上的出土文物都是出自盗墓者的手中。 但是说到守坟人,相信大家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因为守坟人出现的时间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不清楚。但是从一代代传下来的资料,和一些无从考证的故事里面,大致的可以追溯到秦朝,秦始皇的时期。 据说第一代的守坟人也只是单纯意义上的为秦始皇守陵而已,防止盗墓贼光顾秦始皇的陵宫。只不过后来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守坟人也早已不是当年类似于看门人的职业了。 柱子静静的跪在师傅的坟前,旁边趴着一条大黑狗,一人一狗就那么一动不动的呆着,久久的不愿离去,看着这个如再生父母一般的小老头,已经埋于黄土之下,化为枯骨,他的心里极为不是滋味。是他教会了自己这一身的本事,虽然苦,虽然累,可是回头看来,当年的苦累和现在的心情来比却是如此的幸福。 没人知道柱子究竟在师傅坟前跪了多久,只知道最后柱子缓缓起身,头也没回的离开了。 故事还得从柱子三岁的时候说起,具体柱子到底是哪里人,谁也不知道,包括他的养父母,他们只知道腊月二十三天刚黑的时候,老两口都准备熄灯睡觉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待到他们两去开门的时候,却只看见门口的地上放着一个小竹篓,竹篓里,一个被小花被子包着的小男孩,睡的十分香甜,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亲生父母遗弃了。王平两口子今年已经55岁了,之前育有一女,可惜还没过生日就不幸夭折了,从此之后老两口就一直没有孩子,两个人相依为命。 王平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围,莫说是人,就是村里的狗都不曾叫过,王平心里很是奇怪,可是自己的老伴却是高兴的不得了,嘴里连连说道“多谢老天爷开恩,赐给我们一个孩子!”说完便提着竹篓拉着还在四处张望的王平回了屋。 要说这孩子长的确实讨人喜欢,本来王平是很反对自己的老伴将孩子带回家中的,虽说自己膝下无子,可是平白无故的出来一个孩子,在村中也是会引起别人的闲话的。可是当他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没来由的喜欢,大不了等到孩子的亲生父母找来的时候再将孩子还给他们。 想到这里,王平也便和老伴合计,你说谁就这么狠心将自己的亲骨肉抛弃呢? 等到王平的老伴将孩子抱出来的时候,王平这才看见竹篓里面还有一张纸,打开之后才发现是一封信。 信中写到“希望好心人收养,并非我们想要抛弃,实因逼不得已,多谢你们,还请你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他。身不由己的父母,绝笔。” 王平怔怔的看着手里的信,看来是这孩子的父母也有说不出的苦衷,微微叹了口气之后将信收好,来到炕前,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 最后老两口绞尽脑汁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名叫王二柱,毕竟对于没什么文化的农村人来说,能起个名字已经不错了,而且王平起这个名字也是希望糙名好养活,毕竟孩子命这么苦,好好的活着才是真的。 可是往往天不随人愿,似乎老天爷就是一直为难这苦命的一家人,在柱子三岁的时候,王平却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这一消息几乎将老两口给击垮了。 正文 第二章 王瞎子 在被查出白血病的第二天,柱子的母亲就开始四处的借钱,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这家借一百,那家借五十的,可是毕竟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谁手头上也不会太富裕,就这样一天下来也就千八百块钱的,甚至连住院押金都交不齐。 柱子看着每天一大早就带着自己出门,挨家挨户求爷爷告奶奶的母亲,虽然尚且年幼,但是他也大概知道了一些事情,自己的父亲得了很重的病,可是自己家又没钱。 几天下来,自己的母亲都瘦了一大圈,可是离巨额的手术费还相差甚远,自己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听见母亲坐在自家院子里哭泣。 半个月以后,正当柱子和他娘准备再次出门的时候,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只见此人一身粗布衣,脚踩一双布鞋,乱蓬蓬的头发像是几个月没有洗过一样,脸上带着一副圆圆的小墨镜,这个人就是柱子以后跟随了十五年的师傅,可是在当时的柱子看来,自己虽然小,可是也能看出这个人不像什么好人。 一进院子,这个人就四下转身,样子确实有些猥琐,按说家里一般来了陌生人,自家的狗是会很凶的叫才对,而且尤其是柱子家的狗,那就更是不用多说,全村的狗估计都没有柱子家的狗凶,别说是生人,就是住在同村的爷爷奶奶来看柱子也会招来一顿狂吠。 据说这条狗也很有故事,就在柱子被王平老两口收养的第二天,这个大家伙也来到了柱子家,具体怎么来的谁也不知道,据柱子他娘提起,当时一开门就看见这家伙趴在自己的院子里,还给她吓了一大跳。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柱子他娘发现眼前这条全身像是如缎子一般黝黑铮亮的黑毛,站起来比人都高的大家伙并没有恶意,甚至主动凑到自己跟前摇尾巴,柱子他娘这才放心,反正自己家也正缺个看门的,索性就将它留了下来,取名黑果。也正是当年柱子娘的这一举动,日后才挽救了不知道多少次柱子的性命。当然这是后话,咱们继续说瞎子。 黑果的凶夸张点讲,十里八乡那也是有名,可是今天,因为眼前的这个看起来瘦小,有些猥琐的老头,黑果第一次自己选择回到自己的窝里,从头到尾再没露过头。 柱子他娘瞅了瞅眼前这个干瘦的老头,下意识的便将柱子藏在了自己的身后,小心的问道“你找谁?来我家干啥?” 干瘦的老头朝着声音的地方转过身来,微微一笑,却并没有说话,看不清墨镜后面的那双眼睛在注视什么。 柱子他娘见眼前这老头并没有回答自己的话,反而还笑了起来,当时也很紧张,拉着柱子向后退了两步,接着说道“我告诉你,你再不说话的话,我可就喊人了,村长一会就带人过来了!” 其实说这话柱子他娘自己都没底气,他们家住的位子就在村子边上,要说喊人,就算是拿着喇叭喊,一时半会也不会来人的。她这么说无非就是给自己壮壮胆,同时也能吓唬吓唬眼前这个来历不明的老头。 柱子可不像自己的娘,虽然还小,但是有些东西他却表现的非常成熟,比如心智,并不像他这么大点的孩子所具备的。 他看到眼前这个戴着墨镜一身粗布的老头虽然不说话,但是在自己看来并没有什么恶意,而且手里还拿了根像棍子一样的东西,似乎眼神有些问题。但是柱子虽能看出来,但是毕竟年龄太小,表达不出来,只能拉了拉他娘的衣角,示意自己看到的东西。 其实柱子他娘从这个人进自己的院子,就已经发现眼前的这个家伙似乎是个瞎子,可是却又和别的瞎子不同,他手里的手杖似乎并不是探路用的,而且这个人从进院子之后就像正常人一样四处张望。所以也不能确定他到底是真瞎还是装的。 就在柱子他娘准备说话的时候,眼前这个老头开口了“大妹子,你放心,我并没有恶意” 你说家里突然来了个陌生人,进门什么话都不说,上来就告诉你没有恶意,换做是谁也不会相信的。 “你这老头也真有意思,你说没坏心眼就没坏心眼啊?”柱子他娘顿了顿接着说道“没恶意你上我们家来干啥?” “大妹子,你听我跟你说!”老头笑了笑说道“我问你,你家那口子是不是得了白血病?” 柱子他娘很吃惊,虽说王平得了白血病这事全村人基本上都知道了,可眼前的这个人并不是本村或是邻村的,而且自己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他是怎么知道的?可是转念一想,现在的人谁十里八乡的没个亲戚,就算不是这一带的,可是家长里短的事,谁不多多少少知道点。 “是啊,你是怎么知道的?”柱子他娘戒备的问道。 “呵呵,大妹子,你放心,我真的没什么坏心眼,再说我一个老瞎子能对你们娘两干啥?” “谁知道你真瞎还是假瞎?”柱子他娘没好气的说道。 “哎!”老头叹了口气,慢慢的摘下了自己的墨镜。而且就是这一举动,让至今的柱子都有些难忘。 只见他的,整个眼睛没有一丝黑眼珠,全部被白眼球所替代,可是也并不是白色的,眼睛浑浊不堪,柱子甚至隐约可以看到一丝丝灰色的液体一样的东西在他眼里游动。 柱子他娘这回是彻底被吓坏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见瞎老头又戴上了墨镜,接着说道“这回信了吧,大妹子?我姓王,和你男人一个姓。你就叫我王瞎子吧。其实我今天来呢,是有两件事情要做,你就当我是替别人报恩好了!” 柱子他娘稀里糊涂的问道“报恩?报什么恩?咱两好像没啥恩吧?” 王瞎子摆了摆手,笑道“我们虽然不认识,但是我却认识他!”王瞎子说完准确无误的将手指向了藏在柱子娘身后,正露出个小脑袋看的柱子。 “我家小子?你这话是啥意思?”柱子娘很不解的问道。 “呵呵,大妹子,我问你,三年前的一天晚上,你是不是在自己的门口捡了这个孩子?孩子左手手腕的内侧还有个胎记。而且第二天一条大黑狗就跟到了你家院子,而且这条狗特别凶,就算你的公公婆婆想要看看孙子,有时还会招来它的一顿叫唤。”王瞎子自始至终面带微笑的说着话,就像在说自己家的事情一样。 可是在柱子他娘的耳朵里就不是非常平静了,如果说自己的老头子得病的事情是听别人说的,自己捡到柱子,黑果上门的事情权当也是听说,可是柱子的胎记他怎么会知道?而且他刚才也说了,就算自己的爹妈上门看孙子都得好好拉住狗才行,为什么今天眼前这个老头第一次到他们家,黑果却连叫都没叫? 王瞎子似乎知道柱子娘在想什么,接着说道“大妹子,你也不用害怕,我说了,我是来报恩的,但是是替这孩子的亲生父母来报恩的,这之中种种我就不一一和你说了,但是你放心,我绝没有恶意!” 直到王瞎子说到柱子亲生父母的时候,柱子娘这才将心慢慢放下,开口问道“你知道柱子他亲生父母的事?” “不光知道,而且很熟。但因为一些特殊的缘故我不能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你说清楚。我只能告诉你他的亲生父母有逼不得已的苦衷。而且不久前已经死了!” “死了?怎么会死呢?”柱子娘震惊道。 “大妹子,这之中真的有些事情是你不能知道的,我王瞎子以人格担保,我这次来确实是替他的父母来谢谢你们老两口的。” 正文 第三章 离家 “大妹子,这之中真的有些事情是你不能知道的,我王瞎子以人格担保,我这次来确实是替他的父母来谢谢你们老两口的。”王瞎子态度很诚恳的说道。 “我们乡下人不需要报恩,再说本来我们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冻死饿死在外面。而且我和我们老头子膝下也是无儿无女,现在有了柱子,我们老王家就算是延了香火,你放心,等柱子长大成人了,我就带着他去给他爹娘磕头谢恩的!”显然柱子娘还是对王瞎子的话半信半疑。 “大妹子,你也别着急,我知道你还对我不放心,喏,你看!”说着王瞎子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递了过去。 柱子娘接过照片的一刹那,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个瞎子说的都是真话,因为照片中三个人围着一个看上去还未满月的孩子幸福的对着镜头,而那孩子正是柱子。 “老大哥,对不住你了!”此时的柱子娘歉意的说道。 “呵呵,没事,我这老头子这模样,换了谁也会疑心的。”王瞎子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但是大妹子,我是真的有苦衷啊,你还是别问我孩子父母的事情了!” 柱子娘连连点头,“我不问了,老大哥!来来来,快坐!”这时她赶紧取来凳子,示意王瞎子坐下。 二人坐下后,柱子娘开口接着说道“老大哥,对不住了,刚才让你笑话了!” “别再这么说了大妹子。客气话我也不说了,我知道你为了孩子爹的医药费东奔西走的不容易,其实我之前就来过你家好几次了,可是你家都没人,这不今天我早点来,这才遇到了你们娘两。”说着王瞎子就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存折递给了柱子娘。 “这上面有20万块钱。你先听我说完!”王瞎子打住了柱子娘的话头“这钱不是我给的,这是孩子父母的钱,本来想等他长大成人之后再送给你的,可是现在出了这么档子事,而且孩子父母也不在了,所以我就做主将钱给你!” “大哥,这怎么行?这我不能要!”柱子娘将存折又递了回去。 可王瞎子并未伸手,劝道“大妹子,你听我说,治病要紧!我也知道你们家的难处,你说乡下人得了这种病,上哪弄那么多钱?这钱你就安心拿着,而且我还有个请求!” “你说,老大哥,什么请求?” “那就是我要先将柱子带走,当然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让他回来几天,看看你们老两口。至于带走柱子的原因,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我答应你,在孩子18岁的时候,我就会原原本本的将他父母的死因,和带走他的原因告诉你!” 柱子娘这下可慌了,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失声说道“那不行!大哥,这孩子现在就是我们老两口的命根子,你要带走他那怎么能行呢?” 王瞎子示意激动的柱子娘听他把话说完“大妹子,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个中原因,我不能和你说。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情,如果孩子呆在你们的身边,并不能给你们养老送终,可能还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甚至让你们枉死。看来今天不和你说些原因,你是说什么也不会让我打走孩子的。他的父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死的,本来不出现那件事情的话,可能会晚上三五年我再来带走他,可是现在已经由不得我了,更由不得你了,你明白吗大妹子?” 也不知道王瞎子和柱子娘说了多长时间,最后的结果就是瞎子拖着不停哭闹的柱子和黑果离开了家,留下了瘫坐在门前的柱子娘。 “柱子啊,你现在还小,有些事情你还不懂,等你长大了就知道我做这些事情完全是为了你和你爹娘好啊!”王瞎子一边说着一边回头对柱子娘说道“大妹子,希望我刚才的话你都明白,过段时间我会让柱子回来看看你们的!” 说完也不见王瞎子有什么动作,只是摘下墨镜看了正在哭闹的柱子一眼,柱子便昏睡了过去。 两年后 柱子自从被王瞎子抱走之后,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又被王瞎子带回来看望王平老两口,有了王瞎子给的那么多钱,王平的病也治好了,只是老两口终日郁郁寡欢,好不容易盼了个孩子,结果还被带走了,心情可想而知。 但是王瞎子倒也说话算数,隔段时间就会带着柱子回来,这倒是让王平老两口稍感欣慰。 今天王平老两口早早的来到了村口,为了就是等柱子和王瞎子来,因为上次从他们走后,王瞎子留话说今天会来。所以他们也盼着能赶紧看看儿子。 柱子这两年时间没干别的,整天帮王瞎子打理家务,扫扫地,干些他这个年纪该干的活。其实王瞎子家离王平老两口的家并不是太远,按照现在柱子的记忆,穿过两个村,再翻过一个不高的小山就到了。可是就算这样,柱子几次偷偷的趁王瞎子不在家想跑回来看自己爹妈的时候,每次都会迷路,转了半天都出不去,带上黑果结局也是一样一人一狗转大半天依旧是在王瞎子家周围打转。这让柱子很不解。 有时候柱子也会旁敲侧击的问王瞎子,为什么看着比较近的路,却始终到不了。 对于柱子的问题,王瞎子只是很高深的对他说道“你还小,等再稍微大点的时候,师傅我就告诉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拜师这件事情,其实完全是王瞎子逼着柱子干的,王瞎子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我从你爹娘手里带出来跟着我,总得给你爹娘一个跟着我的理由不是?所以呢,你就叫我师傅吧!” 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对师傅这个名词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但是柱子大概能理解王瞎子的话,所以在恩威并施的前提下,柱子也就懵懵懂懂的叫王瞎子师傅了。 今天柱子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他也知道今天回去看自己的爹娘,所以他也兴奋的早早起床收拾东西。 收拾完毕便带着一些水果来到王瞎子的房前,开口说道“师傅,该起床了,你不是要和我去看我爹娘吗?” 等了好长时间,王瞎子的们才打开,柱子兴冲冲的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师傅眼睛闭着,眉头紧锁的坐在炕前,嘴里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师傅,你在干嘛?该走了啊!”柱子催促道。 王瞎子睁开他那浑浊的双眼,对柱子说道“徒儿啊,师傅今天的话你一定要记住,你的爹娘是好人,而且千万不能辜负了他们对你的期望!” 王瞎子没来由的一番话,听的柱子也有些不解,虽说柱子还比较年幼,但是他第一次看师傅如此严肃的和自己说话,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王瞎子的这番话却是两个意思。 王平老两口在村口等了快两个钟头了,却迟迟不见王瞎子和柱子,这让老两口有些着急,以前这个点他们早就过来了,为什么今天还没来。 正在这时,村口旁边的玉米地里传来沙沙的声音,不多时便从地里走出三个中年男人。 为首的一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笔挺的西装并没有因为从玉米地里出来而染上一丝的灰尘,其余两人则分站在两旁,那眼神冰冷的似乎让人看一眼就会被冻住一般。 王平老两口有些奇怪的看着从地里出来的三人,大夏天的全都是黑色西服,这也着实算是另类了。可是再看几人的表情,却和这天气格格不入。 “老头子,你看着几个人,我怎么看也不像好人,也不知道是哪的人,我们还是先回家吧,别到时候惹了他们几个!” 王平听到自己老伴的话,将眼神移到对面那三个一动不动的男子身上,点了点头,拉着柱子娘便想往回走。 可是谁也没想到,一直没有动作的三人,此刻却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王平老两口的身前,再次挡住他们。 要知道之前王平他们和这三个人中间隔着十来米,就那么一下子挡在王平身前,这对于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跟变戏法一样。 三人站定之后,中间戴着眼镜的男子轻轻的扶了扶自己的眼睛,眼神如毒蛇一般的盯着王平,开口说道“老头,记住,我话只说一遍,我问你,孩子在哪?” 王平听得有些糊涂,随口问道“什么孩子?” “啊!”王平话刚说完,就听自己的老伴传来一声痛呼,再看自己的老伴,右手手腕已经齐刷刷的断掉,血流了一地。 “你们是谁?想干什么?”王平气愤的扶着自己的老伴问道。 农村人哪见过这种场面,路上走过的人看到这架势,撒腿就往家里跑。 “老东西,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刚才说了,我问你,你的孩子哪去了?如果你再不给我一个满意答复的话,下次断的可就不是你老太婆的手了!” “你们这帮畜生,不问青红皂白就做出这样的事情,还有没有王法了?”王平从眼前男子的口中知道,他们可能是在找柱子,可是为什么会找他?而且上来就砍断了自己老伴的手,那要是真告诉了他们,柱子还有命活了吗? “老头,我已经给过你机会了,是你自己不珍惜!”说完男子微微示意,接着王平就看到自己的老伴头被砍掉,鲜血溅了王平一脸。 “老婆子啊!”王平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的这几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抱着已经倒在血泊里的尸体,大声吼道。“你们这群畜生,我和你们拼了!” 说着王平站起身来,抄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就冲了上去。 刚迈出一步,王平只觉得胸口一人,低头看去,自己的血已经慢慢流了下来。 “既然你不说,那我们就自己找,听说你儿子被一个瞎子带走了,之所以问你是因为我不知道他住在哪,但是看你们两个老东西今天的举动,似乎他们今天会回来,索性我就到你家去等他们吧,至于你们嘛,岁数也大了,早点死了不是更好。”说完头也不回的朝村里走去,而王平一气之下,口中喷出一口鲜血,便缓缓的倒了下去。